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可恨之极:三鹿集团竟如此草菅人命!

(2008-09-14 15:23:39)
标签:

结石奶粉

乳品行业

杂谈

肾结石

三鹿奶粉

三鹿集团

分类: 时事评论

湖北:发现13名婴儿肾结石病例。

湖南:收治35名婴儿肾结石病例。

上海:收治22名婴儿肾结石病例。

北京:接诊25名肾结石婴儿病例。

河南:发现27例肾结石患儿。

甘肃:发现59名患病婴儿,其中1人死亡。

……

截至912日止,全国各地向卫生部报告的泌尿系统结石病患儿达到了432例。而毋庸置疑的是,这样的数字随着时间的流逝必然还会有所增加。自此,在中国闹得沸沸扬扬的三鹿“结石奶粉”事件已经变得越来越难以收拾。

回顾三鹿“结石奶粉”事件东窗事发的整个过程,我们突然发现,三鹿集团的最可恨之处是集团高层在问题奶粉事件爆发之前就早已知情,却对这样严重的问题知情不报,隐瞒事实的真相,拖延解决问题的时间,最终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912日,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承认了在这次事件发生之前,公司已经在内部检测出了相关的问题,并且向有关部门进行了汇报。而根据网上的消息显示,三鹿集团在7月份其实就已经知道三鹿婴幼儿奶粉存在问题。实际上,在更早的3月份,三鹿集团就已经接到了消费者对三鹿婴幼儿奶粉存在问题的投诉。在81日,三鹿集团更是查出了问题奶粉污染的真相:有不法奶农向鲜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从而造成婴儿患肾结石。

也就是说,三鹿集团对“结石奶粉”存在的问题心知肚明,可是,为什么三鹿集团不及时向外界发布消息,将问题奶粉及时召回以避免出现重大事故?田文华说三鹿集团已经向有关部门汇报情况,那么又是什么样的部门将如此严重的问题按压不报,试图隐瞒真相呢?

此外,让我们再看看三鹿集团在“结石奶粉”事件刚刚露出苗头时的表态,我想你一定会看出一些事件的端倪。

911日下午,三鹿集团针对近日全国数省出现婴儿患肾结石病病例,且怀疑与服用三鹿奶粉有关的消息向新浪财经致函表示,三鹿集团已经派人将问题产品封样送交检验,检验报告证实三鹿奶粉完全符合国家标准,产品质量合格,而且没有任何根据显示这些婴儿是因为吃了奶粉而致病。(相关链接:911日,三鹿集团表态奶粉质量合格

因此,在911日下午,三鹿集团很明显根本还没有任何悔过之心,更不用说要召回那些还流通在市场上的问题奶粉。直到当天的晚上,三鹿集团看到纸已经包不住火了,才不得不承认全国各地有700吨左右的奶粉遭到污染,必须召回86日以前的产品。

那么,我们就要提出这样的疑问:三鹿集团为何要知情不报,拖延时间,他们究竟要向外界隐瞒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此外,又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明知道奶粉出了问题会给婴儿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却又不及时作出召回问题奶粉的决定?

而消费者们之所以如此出离愤怒,正是因为三鹿集团做出了如此草菅人命的行为。我们可以做一下换位思考,假设田文华也有一个正在嗷嗷待哺的孩子,那么她会不会给她的孩子食用三鹿“结石奶粉”?同样地,整个三鹿集团的职工们是不是也会用他们自己生产的“结石奶粉”来喂养自己的孩子?

除了对问题奶粉知情不报之外,三鹿集团对问题奶粉事件真相的调查结果也遭到了社会公众和专家普遍的质疑,因为三鹿集团声称奶粉之所以受到污染,其根本原因是有不法奶农向鲜奶中掺入三聚氰胺。

然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不法奶农向鲜奶中掺入三聚氰胺的说法疑点重重。因为从常理判断,奶粉中出现三聚氰胺,无非存在以下三种可能性:

1、  奶牛吃了含三聚氰胺的饲料,传导至鲜牛奶中。

2、  由原料中加入,即三聚氰胺掺入鲜牛奶或奶粉的其他辅料中。

3、  在生产环节中加入三聚氰胺。

对于以上三种可能性,我们来做个简单的分析,看看三鹿问题奶粉究竟是在哪一个环节上出了问题。

首先,第一种可能性的可信度最低。如果你对2007年上半年在美国发生的多起宠物猫、狗中毒死亡事件还有印象的话,那么,你就会知道,三聚氰胺正是致宠物于死地的罪魁祸首,因为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从江苏和山东两家公司出口美国的部分小麦蛋白粉和大米蛋白粉当中检测出了三聚氰胺成分,而三聚氰胺当然也存在于这些宠物食品当中。

那么,为什么三聚氰胺会致使宠物中毒致死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动物吃了含三聚氰胺成分的饲料之后,三聚氰胺要么会在动物的体内累积,要么就会在消化之后被排泄而出。因此,对于那些肾功能强,代谢能力好的奶牛等大型动物而言,三聚氰胺被排出体外,对身体没有太大的影响。而对于那些肾功能差,代谢能力不强的猫、狗等小型动物而言,三聚氰胺就会累积在体内,最终会中毒致死。

因此,对于奶牛而言,三聚氰胺不可能会以原封不动的化学形式进入鲜牛奶当中,而是会被排出体外。

其次,第二种可能性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是必须得相当专业。我们知道,三聚氰胺是几乎不溶于水的一种白色粉状化工原料,那么,要将三聚氰胺溶解于鲜牛奶当中,肯定不会是直接将三聚氰胺丢入鲜牛奶当中,搅拌几下就可以成功的。

所以,如果真的有不法奶农将三聚氰胺掺入鲜牛奶当中,那么他必须得懂得相关的专业知识,比如说鲜牛奶加入三聚氰胺之后,会引起鲜牛奶当中蛋白质、水、脂肪等成分的比例异常,那么,这种添加了三聚氰胺的鲜牛奶就很容易被厂家检测出来。所以,除了要向鲜牛奶中加入三聚氰胺之外,还必须想办法去调节鲜牛奶当中水和脂肪的比例,而要做到这一步,那就不是一般的奶农所能够掌握的专业技术了。

说到这里,我想你就应该会明白是否真的存在这样拥有着专业技术的不法奶农群体,居然能够让700吨左右的奶粉遭到“污染”?

最后,第三种可能性的可操作性其实是最强的。诸位可以仔细想想,要使700吨左右的三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可以从哪一个环节当中下手呢?如果我们排除奶农的操作可能性,那么,就还有以下环节值得怀疑:收奶站、奶源供应商和生产厂家。而这三者之所以最有可能是“结石奶粉”的制造者,是因为它们都拥有这样专业的知识与技术。

撇开收奶站与奶源供应商不谈,令我们感到疑惑的是,生产厂家为什么要往自己的鲜奶当中添加三聚氰胺呢,这不是在砸自己的招牌吗?没错,因为这样的问题奶粉一旦真的发生问题,那企业就会真的遭受灭顶之灾。但是,诸位都不要忘了:三聚氰胺是一种价格低廉的添加剂,它可以增加蛋白质的检测含量,而且现有的质量监测技术水平很难发现三聚氰胺会存在于奶粉食品当中,只要消费者食用之后不出事,那将会是一种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

那么,三鹿集团有没有昧着良心在生产环节当中添加三聚氰胺呢?我们不知道,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证据去证明,但是我们都会知道这样的事实:即使三鹿集团在生产环节是清白的,三鹿集团仍然没办法逃避责任,因为是他们让“结石奶粉”祸害于人间。

综上所述,三鹿集团在问题奶粉事件的危机处理方式上一步步地将自己逼入绝境,既不向外界发布警示信息,又让人觉得三鹿集团始终是在隐瞒事实真相,推卸责任,这样没良心和不负责任的企业,让那么多的婴儿与家庭陷入苦难之中,难道这样的行为不是一种草菅人命的无耻行为吗?

所以,三鹿不死,天理难容!可是,哪一个乳品企业又能向消费者们保证:我们生产的乳制品是绝对干净的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