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是物种毁灭的罪魁祸首

(2021-11-21 17:26:54)
标签:

文化

读书

历史

分类: 没有真相的历史

      谁是物种毁灭的罪魁祸首

    环境保护的观念逐渐为人类所重视以来,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造成地球动植物的大规模灭绝,已成为共识。但在大多数人印象里,工业时代是对自然环境破坏最大的,在此以前,尽管人类对大自然进行了诸多改造,但整体上,人和自然是和谐并存的。动植物的大量灭绝,应该是工业革命之后才愈演愈烈的。


       但是,尤瓦尔·赫拉利所著的《人类简史》给出了不同的结论,这位以色列历史学者从最新的研究中得出结果,自从距今大约7万年前,“智人”的认知革命开启之后,地球动植物的大规模灭绝就出现了。“智人”,是远古多个人类物种中的一种,现代人类的祖先。所以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早在工业时代前就已很严重了。


考古证据表明,大约45000年前,“智人”第一次登上今天的澳大利亚大陆。在这之前,因为远离欧亚大陆,澳大利亚自成独立的生态系统,产生了许多其他大陆没有的动植物种类,这其中包括袋狮、双门齿兽、无尾熊等大型动物。但随着“智人”的到来,几千年内,澳大利亚曾经拥有的24种体重超过50公斤的动物中,有23种灭绝了,许多较小的物种也随之消失。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新西兰、北冰洋的弗兰格尔岛、北美洲、加勒比海的古巴岛和伊斯帕尼奥拉岛等诸多地区。随“智人”一起来临的,是动植物灭绝的灾难。美洲大陆的剑齿虎、重达三吨、高可至6米的地懒,马达加斯加岛上高可过3米、重约半吨,却不能飞翔的象鸟等,都在人类脚步踏上那片土地后相继消失。


《人类简史》中指出,甚至不必等到人类从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转入农耕文明,地球上曾经有过的200属体重超过50公斤的大型陆生哺乳动物,就只剩下了大约100属。注意,这里提到的生物概念是“属”,而不是如今我们在谈灭绝生物时一般提到的“种”。生物学将生物按界、门、纲、目、科、属、种来进行分类的,“属”是比“种”更大的生物学分类。一个“属”中可能包含多个“种”。


这样看来,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尽管大幅度提升了人类的技术水平,使得人类有能力对自然造成更大破坏,但仅从对动植物灭绝这一件事上看,尚未掌握先进工具的人类一样具有巨大的毁灭力。《人类简史》中说:“有些环保人士声称我们的祖先总是和自然和谐相处,但可别真的这么相信。早在工业革命之前,智人就是造成最多动植物绝种的元凶。人类可以说坐上了生物学有史以来最致命物种的宝座。”知道了这一点,人类不知是该有更深的负罪感,还是会愈发顾盼自雄。原来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并不都是随着枪支、机械的强大,而仅仅凭着人类社会简单的协作和原始的智谋,就足以毁灭许多看上去无比强大的对手。这种战胜使得人类成为地球的主宰,直到人类发现,可供挥霍的资源在减少,环境恶化使得生活变得不那么美好了,才转而对自然界心生恻隐。不知物竞天择的规则,在人类理智和情感的双重作用下,是否能够在未来发生某些改变。以社会组织毁灭物种的人类,能否通过同样的组织能力拯救物种。

谁是物种毁灭的罪魁祸首

欢迎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我的公证号:闲书过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失眠之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