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书

标签:
读书文化 |
分类: 枕边书 |
春天万物甦生,芳情蠢动,待在屋里读书,妄掷了柳嫩花明的大好光阴,不啻书呆子的行径。夏日酷热,汗流浃背,徒有读书之心,奈何身体悖逆大脑的指令,头昏脑眩,浑浑噩噩,离孔夫子要求的境界甚远,离周公倒是很近。当年学子高考之时,正值三伏天,虽没锥股悬梁,可挥扇驱暑,冷水浇面,也是其苦不堪。现在有空调了,冷静的屋里不必再揩汗擦身,但困倦还是不请自至。人类想通过科技发明改变四季的节律,可惜身体依然故我,不买科技产品的帐。
蔡志忠在漫画里公开自己创作的秘密,其中一点就是把创作的时间选在冬天,盖天气酷寒,头脑清醒灵敏之故。冬天北风如刀,寒气凛冽,出门战风斗雪自可锻炼身体磨砺意志,而在暖意融融,阳光温煦的屋内,随心所欲读读自己喜欢的书,开春既不忙着考研,英语六级也不准备过了,亦不失为一件美事。
有人以为,冬天,在咖啡馆里,捧一杯香气四溢的咖啡读书是极好的境界,我倒觉得这样的场景更像给杂志的封面摆pose。且不说冬天的咖啡容易变凉,看书一旦投入,不论咖啡或茶不过摆设而已,看书的时候稍不小心还会碰翻,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而且咖啡馆是公共场所,总不好不顾礼仪太过随意,正襟危坐该是起码的礼貌。然而看书是很私人的事情,物我两忘之际,自然要选择自己感觉最舒服的姿势,或躺或卧或翘腿上桌或斜倚歪靠四肢伸开,如今却要你谨慎小心的顾及形象,怎能使心灵放松自如的进入无我之境,与书本浑然一体?我倒宁可在家里,躺在床上晒太阳,不去在意别人的目光,读些自己想读的书。
《笑林广记》有一则故事,调侃囊萤映雪,以苦读著称的的车胤和孙康,颇有今日无厘头之风:一日,孙康昼间登门造访车胤,不遇,问何往,门人道:“出门捉萤火虫去了。”不久,车胤回访孙康,见孙康站在庭院里,异之,遂问孙康为何不读书,孙康说:“我看今日这天不像个下雪的。”人要是不读书,好天坏天,十女陪侍,八人伴读,也是枉然。无论春夏秋冬,总有人看见书本就上下眼皮接吻,比安眠药还管用。当年上学,有一门课是网页制作,期末考试内容是自己做一个网页。我根本没怎么看书听课,随便找别人的东西copy了充数,网页最上端的滚动条里略做改动,填上自己的一段话:“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去冬来真迅速,我给老师来拜年!”老师见了,贵手高抬,我及格了!读书至此境界,再无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