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吓怕的丘吉尔——《三更》之十

(2018-07-29 19:12:48)
标签:

读书

历史

二战

丘吉尔

文化

分类: 脱口而出

被吓怕的丘吉尔——《三更》之十


因为丘吉尔的政治地位,在一战和二战中有机会参与觉得大战命运的很多决策,他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被公认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第一手资料,价值极高。但即便这种亲历者的资料,读者也要小心筛选,充分质疑,因为丘吉尔先生经常闪烁其词,说一些四平八稳的话,尤其对自己的同盟和同僚,有很多春秋笔法暗藏其中。


即便对自己,丘吉尔先生也藏了不少曲笔。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作为海军大臣的丘吉尔犯过一次重大错误,导致自己不得不辞职——这就是加里波利之战。假如丘吉尔知道中国有一句谚语叫“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也许会觉得正适合用在自己身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丘吉尔屡次否决在法国登陆,展开反攻的建议,即便斯大林一再催促英美盟军尽快攻击法国,缓解苏联战场的压力,美军也已在英国汇聚了大量部队和装备,筹划横渡英吉利海峡,反攻欧洲大陆,丘吉尔也无动于衷。为了缓和来自苏联的压力,他勉强同意在西西里岛登陆,拿二战中出了名不堪一击的意大利开刀。我揣测,除了对大规模登陆战可能尚未准备充分的顾虑,在丘吉尔内心深处,一定有加里波利惨败的阴影在作祟。

 

被吓怕的丘吉尔——《三更》之十

加里波利之战是一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登陆战役,由丘吉尔一手参与导演。当时协约国部队想依靠英国海军的优势,闯过达达尼尔海峡,直取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伊斯坦布尔。他们选择在海军掩护下,在加里波利登陆。结果,这场组织糟糕的战事,历经十一个月,协约国付出了十多万人伤亡的代价,却不得不撤退,丘吉尔被认为对这次失败负有组织失当之责,海军大臣的职务遭褫夺。


人生的经历总会影响到一个人对事情的判断。由积极的方向说,过往经验可以让人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坏的方向,惨痛的经验会令人循规蹈矩,畏首畏尾,裹足不前。幸好丘吉尔先生拥有足够强大的内心,在被免职后,仍主动请缨,前往西线,担任一个小营长,参与第一线战事。在更为严酷的二战到来之际,丘吉尔临危受命,要拯救岌岌可危的英伦三岛。在绝望的阴霾笼罩英吉利海峡之际,丘吉尔最终拒绝了和谈,宣称仍要“不惜一切代价,去夺取胜利”,“我们绝不投降”。对于一个曾经在战争中一败涂地,遭受过巨大挫折的人,丘吉尔毕竟战胜了失败的恐惧。尽管加里波利的井绳还是在他眼前晃来晃去,潜意识中仍在影响他的决心和勇气。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克服内心恐惧的挣扎过程,就是和自己过往经历与经验的对抗,挣扎中失败的人将作茧自缚。

被吓怕的丘吉尔——《三更》之十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我耳朵微信公众号:闲书过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