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漫画的误解

标签:
文化漫画读书黑猫侦探动漫 |
分类: 脱口而出 |
漫画、绘本都曾被我视为幼稚的东西,尤其是故事类漫画,和文字读物比起来,分明不值一提,不是给孩子看的,就是糊弄低层次读者的。我曾为自己不屑于读漫画自鸣得意,似乎因此高人一等。直到进入漫画行业,才发现这是一个何其低级的偏见,充分显露出自己的浅薄。
近五年看了很多漫画,首先是工作需要,总算由无知到了一知半解,慢慢由纯粹的为工作而看,变得能看出一点门道了。近日连续读了几部漫画,包括谷口治郎的《散步去》、里夫·雷布斯的《海狼》、马克-安托万·马修的《画的秘密》、露图·莫丹的《遗产》、墨比斯的《封闭车库》、胡安霍·瓜尔尼多的《黑猫侦探》系列四部。每一部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与故事结构,呈现出来的不止有多变的美术风格,还有多样的情节、结构、人物。
如墨比斯的《封闭车库》,未来感和古典主义杂糅产生的造型,瑰丽大胆的用色,和看似杂乱无章、离奇怪诞的故事情节,为读者构造起一个迷宫。不过是一百多页的图像,却能凭空创造出一个复杂的多层平行世界,让人在时空中穿梭,多个线索拼接成一段烧脑的故事;《散步去》用舒缓的镜头铺陈结合简约的画面元素,近乎没有情节的情节,平和的分镜头画面,人物没有夸张的形体和表情,却能在细微变化间透露内心深处情感的转圜,胜过无数文字的渲染,像一部欧洲艺术电影营造出悠远、深沉而内敛的情绪;莫丹的《遗产》,画风朴素,甚至有一点稚拙,但镜头语言运用的极其丰富,用简练的线条,就能凸显出各个人物丰富的情绪和独特的个性。两百多张画,横亘过从二战到现代的犹太人历史,把一段被阴错阳差的历史错过的,刻骨铭心的爱情,讲述得令人动容。《画的秘密》的故事带有博尔赫斯般玄远的哲学意味;《海狼》对杰克·伦敦小说的演绎在上半部比小说本身还要精彩(我不太喜欢下半部故事的处理);《黑猫侦探》系列尽管故事较平庸,但同样涉及种族主义、冷战等等社会问题,尤其是这部作品的绘画技巧实在令人折服,某些细节有印象主义的味道。这些漫画呈现出如此的深度和广度,谁还能说这只是给小孩子看的玩意。
关于这类作品,现在有一种称谓——图像小说。对于中国读者,这是一个新概念,但我觉得标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容。叫漫画也好,叫图像小说也好,本质都是用图像语言讲述故事,差异则在故事内容和美术形式。图像语言和文字语言不是优劣之分,只有表现形式的差异。文字给予的想象力固然图像力有不逮,图像所能传达得到情境与氛围,也绝非文字所能表现。
之所以会长期抱持图像读物是低级的定论,首先源自无知。因为某些作品在心中形成了定见,再贴上标签,自动屏蔽了一个人对真知的探求。如今反躬自问,不禁惕然。原来还自认读过些书,有点见识胸襟,结果满脑子还是一堆先入为主的偏见,画地为牢。匆匆对自己未曾深入了解的事物下定论,还笃定异常,不觉其谬。大概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个低级错误,但越是低级错误越是有更多人会犯。以无知为有知,比简单的无知更具破坏力。
如果摄取知识反而令人褊狭,那或许是知识本身的问题,或许更多的还是人自身学习方法与态度的问题。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闲书过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