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对今天的预言
标签:
文化鲁迅杂文爱国读书 |
分类: 枕边书 |
春节期间,一直放在角落里落灰的kindle终于发挥点作用,晚上女儿睡着后,可以在黑暗里读几页,早起,女儿终于不用上幼儿园,睡她所称的“饱觉”了,趁她没醒之前,我也赖在床上,还能再看几页。用这点时间,断断续续用kindle竟然读完了几本书,之前我可是从未在kindle完整读完过任何一本书,这算一大突破,值得显摆一下。这段时间在kindle上读的书,只有一套是花钱买的:丘吉尔的皇皇巨著《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这套书的纸质版本有十七册厚册之巨,买纸书实在是太贵了,kindle上的价格只有纸质书的十分之一。但内容的确太多,即便放在kindle里,也占了不少空间,春节间只勉强读了第一册的半本而已。除这套书,其他几本书都是kindle上的免费公版书,其中读完的四本都是鲁迅作品,包括《野草》《故事新编》《热风》和《朝花夕拾》。
这几本书都是十几岁、二十出头时读过的,多年后重读,有些篇章竟然有如新相识。产生新鲜感的原因有三:一,有些不太出名的篇章,多年不读,早就忘了内容,相当于多年前点头寒暄,若干年后再握手,仍只同初见;二,有些文章多年后仔细再读,发现了很多当年未曾感受,不曾领悟的东西,这是人的阅历和见识改变的结果;三,有些内容配合近年来的社会状况、人间众相,忽然生发出新的内涵,简直是老树发新芽,不能不让人惊叹,鲁迅先生有如先知一般。
泛泛而论,各位肯定没有切实之感,还要挑一篇文章来举例:《热风》中收录的《随感录第三十八》,中间有一段论述:“中国人向来有点自大。——只可惜没有‘个人的自大’,都是‘合群的爱国的自大’。这便是文化竞争失败之后,不能再见振拔改进的原因。”这篇文章写于1918年,“五四”运动还在一年后,距今天是足足一百年了,但看文章中人物的素描,却好像仍强健的活在今天,不信,上网看看就能见到许多“合群的爱国的自大”现象。
鲁迅勾画这类人说:“他们自己毫无特别才能,可以夸示于人,所以把这国拿来做个影子;他们把国里的习惯制度抬得很高,赞美的了不得;他们的国粹,既然这样有荣光,他们自然也有荣光了!倘若遇见攻击,他们也不必自去应战,因为这种蹲在影子里张目摇舌的人,数目极多,只须用mob的长技,一阵乱噪,便可制胜。”这里要稍微解释一下,mob的意思是“暴民”或“乌合之众”。今日这样的“暴民”,我们在网络上可以随便看到很多。尤其看看很多网络新闻后的跟帖、回复,觉得很多人渐渐就把国家当一面战旗裹在身上,招摇过市。你要说中国有些不好的地方,国民有些劣性需要改变,简直就是同他宣战,而你自然就成了他的敌对面,是“汉奸”“某狗““某杂”。鲁迅在《论辩的魂灵》(收于《华盖集》)里也列举过类似的辩难方式:““你说甲生疮。甲是中国人,你就是说中国人生疮了。既然中国人生疮,你是中国人,就是你也生疮了。你既然也生疮,你就和甲一样。而你只说甲生疮,则竟无自知之明,你的话还有什么价值?倘你没有生疮,是说诳也。卖国贼是说诳的,所以你是卖国贼。我骂卖国贼,所以我是爱国者。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所以我的话是不错的,我的话既然不错,你就是卖国贼无疑了!”
中国人从百年前的积弱,扭转天地,到今日国势渐强,已今非昔比,国人该有自信而博大的襟怀来容纳世界,有更为理性客观的眼光,但网上这类“自大”者持有的论据论点,仍然遵循百年前的缜密逻辑: “中国不好,你去外国啊,你看看外国的战乱枪击,外国人选举一团糟,外国人的火车慢得像牛爬,各国人民都羡慕中国不得了呢“,这就是今日网上常见的论点。再来看看鲁迅《随笔三十八》中“爱国的自大”的论据:“外国也有叫花子,——(或云)也有草舍,——娼妓,——臭虫”,百年光阴,似乎毫无阻隔,真要佩服此类人士前仆后继“吾道一以贯之”的坚毅。两者遥相呼应,简直要让你怀疑是昨日遗老的精魄夺舍还魂,又依附到网络“键盘侠”的身上。
爱国者往往为了爱国,不惜口吐秽语,肆意谩骂,好像演义小说里敌营之前叫阵的小卒,当敌人被激,真的冲来,他们却未必挺身迎战,反而躲入大队人马的阴影后来为自己挡箭。有了网络之后,网络就是挡箭牌可以更加毫无忌惮,反正你不能隔着网络来打我,我却可以一书胸臆。何况还有国做依托,只要举着爱国的旗帜,做什么下做事都师出有名。“你说中国不好,就是不爱国。国就是母亲,哪有当孩子的不爱母亲,那不就是禽兽吗?”,在他们那里,政府就是国,国就是家,所以批评政府和国,就等同于对父母不孝。似乎他们不是父母含辛茹苦一点点养大,倒像是政府埋在地里,日日施肥,茁壮长成的。他们的自信自尊都要靠政府或曰国来哺育撑持,难怪你说国家有些什么不好,他就有雷霆之怒,发万钧之威,因为你所做的在他看来绝非批评,而是对他人格的侮辱践踏,只怕他现实中的父母受了批评甚至折辱,他也未必肯这么出头。
爱国就是最大的正义,所以爱国者总是斗志昂扬,恨不得灭美扫日,踏平台湾,震慑印度,剿平菲律宾,消灭一切穆斯林。这些虽然暂时都干不了,真要干的时候,他们是仍站在队伍后呐喊,还是冲上前去也不一定,但并不妨碍他们先在网上合力灭掉“汉奸”。但我相信,爱国者谁也不喜欢自己灭亡,只是希望是所有非我国的,甚至非我族类,和我想法不一致的通通灭亡,而他可以和国一起千秋万岁,永远伟大。对于这些人,读鲁迅是没什么用的,毕竟鲁迅的文章写了一百年,此类人未见其灭,反日见其盛,大有一统天下的壮阔。我也只能把鲁迅《随便三十八》内的话誊录于下,算是春节期间读旧书发现的新知识之一:“‘灭绝’这句话,只能吓人,却不能吓倒自然。他是毫无情面:他看见有自向灭绝这条路走的民族,便请他们灭绝,毫不客气。我们自己想活,也希望别人都活。”
欢迎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闲书过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