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庸和马尔克斯——指月闲话之一百三十一

(2016-11-20 19:12:15)
标签:

金庸

马尔克斯

文化

小说

阅读

分类: 指月闲话

 

金庸和马尔克斯——指月闲话之一百三十一

有人问金庸写小说是先有的人物形象,还是先有故事。金庸说,早期的《书剑恩仇录》是先有的故事,后期的《天龙八部》、《笑傲江湖》是先有的人物形象,故事就按着人物的性格走下去,“有时想到一些情节的发展,明明觉得很不错,再想想人物的性格可能配不上去,就只好牺牲这些情节,以免影响了人物个性的完整。”


金庸的《书剑恩仇录》虽然是他的成名之作,但无论技法、结构、人物塑造和故事的精彩程度,都是金庸作品中较差的一部,而《天龙八部》和《笑傲江湖》都是金庸作品中的名篇。武侠小说毕竟不能归到纯文学的范畴内,金庸自己也说,武侠小说“基本上还是娱乐性的读物,最好不要跟正式的文学作品相提并论。”但即便以奇炫情节取胜的武侠小说,对人物塑造的成功与否,也是判断武侠小说优劣的重要标准。


在谈话录《番石榴飘香》里,马尔克斯说自己创作小说时首先要有一个视觉形象,“我认为,别的作家有了一个想法、一种观念,就能写出一本书来。我总是得先有一个形象。”在写作《礼拜二午睡时刻》时,马尔克斯首先在一个荒凉的镇子上看到一个身穿丧服、手举黑伞的女人,领着一个也穿着丧服的小姑娘走在火辣辣的骄阳下,然后才有了这部小说。马尔克斯说,自己的小说《枯枝败叶》、《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等也各有其形象来源。


听起来,马尔克斯先有的形象和金庸先有的人物性格似乎有些区别。但马尔克斯发现这个形象的同时,就已经将性格赋予其中了。很多人大概都有这样的经验,某一瞬间的形象之所以能够留在我们心中,往往是那一刻的情境引发了某些心中共鸣,和我们的某些想象重合。马尔克斯感知到了这个形象背后人的精神与性格,并由此开始自己的想象,用故事的肌肉丰满性格的骨骼。在这点上,马尔克斯和金庸是殊途同归了。

金庸和马尔克斯——指月闲话之一百三十一

欢迎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阅读公众号:闲书过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