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非我族类——指月闲话之一百二十六

(2016-08-20 17:20:14)
标签:

文化

历史

北京

回族

老舍

分类: 指月闲话

非我族类——指月闲话之一百二十六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春秋时中原人把楚国人、秦国人尚且视作异族,鄙薄排斥,遑论戎狄之类的蛮族。对异族的敌意当然不是汉人独有的意识,这种歧视乃至对立中外皆然。直到今天,看似人类文明已有了长足发展,在人文思想深入人心的欧洲也还有排犹示威抬头,千年漂泊的犹太人仍要惴惴不安,临渊履冰。随着叙利亚难民大批流亡欧洲,哪怕欧洲的左派再怎么坚持平等的原则,也拦不住很多欧洲人对穆斯林的歧视。


当年大清沉浸在天朝迷梦中,视自己为上朝,他国都是夷狄,最后还是夷狄用坚船利炮让大清认清了形式。本以为别人是蛮夷,最后发现自己成了世界的蛮夷。视其他族类为异类,殊不知自己才是异类,这样事情历史上屡见不鲜。


不要说民族之间,同为一个民族的不同地域,彼此的歧视尚屡见不鲜。关于“河南人是靠不住”的段子有一段时间在北京流行,河南人作为群体成了歧视的对象。这其中不但有所谓的“北京人”,甚至还有许多一样在北京打拼的外地人。很多“北京人”都健忘,其实他们的先辈也不过是一些从外面来到北京的外来户,很多可能恰恰来自河南。不用追溯到久远的过去,往上数六十年,今天所谓的“北京人”的先辈中,恐怕就有许多还从没来过北京呢。尤其是那些操着一口京片子,住在所谓“大院”内的子弟,其父辈更是天南海北汇聚到北京来的,如果没有1949年的山河巨变,他们都是外地人。另外那些在北京站住脚,就视后来者如职场新人,肆意加以鄙薄的外地人,就只能说狭隘兼健忘的心态作祟了。


老舍的《正红旗下》里写过一个叫金四的人物,是回族。小说里说:“在北京,或者还有别处,受满族统治者压迫最深的是回民”,“为什么皇上们那么和回民过不去!是呀,在北京的回民们只能卖卖羊肉,烙烧饼,作小买卖,至多不过是开个小清真饭馆”。按今日的看法,满族和回族都属少数民族,按当时夷夏之分,满和回都是异族。奇怪的是,回族在满清统治下却受到歧视。清末的西北回乱,和清廷对回族的歧视政策有直接关系,最终汉回之间彼此进行种族屠杀,演化成惨烈的悲剧。满人似乎忘记了自己当年在关外,也曾受到明朝当政者的歧视。努尔哈赤“七大恨”伐明之际,历数明军无故杀死祖父、父亲一大串罪行时,固然有为政治目的而煽惑人心的成分,明政府对女真族长期不公平待遇引发的怨气也是真实存在的。人真是健忘的动物,用不了多少年,地位一变,就浑然忘了自己当年的处境,转而歧视其他的异类,甚至忘了自己本来曾是这里的异类。

 

非我族类——指月闲话之一百二十六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闲书过眼”,分享悦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