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闲书过眼录之《番石榴飘香》

标签:
马尔克斯番石榴飘香阅读读书文学 |
分类: 枕边书 |
二十八、《番石榴飘香》;加西亚·马尔克斯、P·A·门多萨著;林一安译;新经典文化;南海出版公司。
《番石榴飘香》是P·A·门多萨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对话录,对读者而言,这本书像八卦月刊的报道,负责揭秘马尔克斯小说的隐私。
本书1982年出版,出版前一年,马尔克斯刚刚发表了《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番石榴飘香》是马尔克斯文学创作的阶段性总结,此书之后,《霍乱时期的爱情》、《迷宫中的将军》等重要作品陆续出版,直到2004年,七十七岁的马尔克斯还有《苦妓回忆录》问世。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几部作品,包括《百年孤独》、《族长的秋天》、《《格兰德大妈的葬礼》等,在《番石榴飘香》之前都已完成。哪怕之后,他仍旧努力突破,创造新的范式,但其核心的价值观和写作特点却已牢牢确立。《番石榴飘香》对话中透露出的马尔克斯,便成为研究马尔克斯小说的重要钥匙。
《番石榴飘香》从马尔克斯的童年说起,追溯他写作的渊源。在小镇阿拉卡塔克的童年,你看到马尔克斯的祖父就像《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里的上校,祖母仿佛《百年孤独》中的乌尔苏拉·伊瓜兰和《格兰德大妈的葬礼》中的格兰德大妈,伴随马尔克斯身边的姨姥姥、姑姥姥、姨妈,一样贯穿马尔克斯的所有小说,只是不知道中间哪一位是费尔南达,哪一位是阿玛兰妲。少年时代,沿着马格达莱纳河前往波哥大求学,漫长的水路,正是《迷宫中的将军》玻利瓦尔曾走过的路程,也是《霍乱时期的爱情》中佛洛伦蒂诺·阿里萨一生一世旅行的长河。阴郁凄凉的波哥大、妩媚古雅的卡塔赫纳、热情现代的巴兰基亚,跟随马尔克斯人生的足迹,从加勒比海边到安第斯山区,我们看到殖民时代的古老建筑,滂沱的热带暴雨,炽热沸腾的河流,能把房子卷上天空的龙卷风,那是无数马尔克斯小说中的场景。美洲大陆层出不穷的军人独裁者,绵延不尽的内战狂潮,这片苦难大陆上人民的忍耐、迷信、怪癖,神奇的传说,和荒诞的现实,造就马尔克斯小说中的人与历史。对于喜欢马尔克斯的读者,我建议读过他早期的大部分作品后再来看《番石榴飘香》,会心之处才能比比皆是。不仅如此,在后期的作品,这些场景又一再出现。
在马尔克斯对拉丁美洲不断从马尔克斯的谈论中,读者不难发现,这是一位在政治观点上左倾的作家。马尔克斯说他喜欢的政府是“任何能为穷人谋幸福的政府”,这也许是一个激动人心的说法,但现这类口号失之简率粗糙。“穷人的幸福”需要很多条件来实现,而一个政府不光是穷人的政府,也是一切人的政府,并非针对穷人的慈善组织。简单的道德标准,并不能决定一个政府的好坏,虽然为穷人谋幸福是一个政府应有之义,但如果只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政治,未免流于幼稚。
凭借《百年孤独》一举成名后的马尔克斯,有机会过从诸多政要,朋友的名单中就包括古巴的卡斯特罗、委内瑞拉总统佩雷斯,巴拿马的国民警卫队司令奥马尔·托里霍斯等显赫的名字。卡斯特罗在古巴所作所为,中国人大多略知一二,剩下两位的丰功伟绩可能很多人都不太清楚,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奥马尔·托里霍斯官方职位尽管是巴拿马国民警卫队司令,实际却完全控制着巴拿马的权力,是没有头衔的元首,典型的军事独裁者。委内瑞拉的佩雷斯当政时也是铁腕人物,后因在任上贪腐,还曾下令镇压加拉加斯起义,被起诉滥用暴力,被迫辞职,逃亡美国。不过,这是《番石榴飘香》出版后才发生的事,马尔克斯当时还无法预知。以上几个人在政坛上的的行径,似乎更符合马尔克斯小说《族长的秋天》中独裁者的形象,奇怪的是,马尔克斯却视这几个人为朋友,由此不难看出,他在政治上实在没什么眼光。毕竟,很少有人能摆脱对权力的迷恋,马尔克斯也曾说过,作家的孤独和权力的孤独是相似的。
苛求一位小说家具备敏锐的政治眼光和透彻的哲学思辨是读者的一厢情愿。一些伟大的作者,有着混乱的世界观,比如常常在小说中硬塞入种种思想的托尔斯泰,就不时倡导自相矛盾的道德教条。马尔克斯虽然在政治上缺乏犀利的眼光,但他对现实艺术地提炼,使其摆脱了政治现实的束缚。“创作的源泉永远是现实”,马尔克斯说:“在我的小说里,没有一行字不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的”。他的小说往往由一个具体的视觉形象引发,经漫长的酝酿而成。《百年孤独》是一部筹划了十五六年的作品,《族长的秋天》想了十七年,《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则用了足足三十年时间思索。哪怕最后他也搞不清楚,为什么《百年孤独》会如此成功,像香肠一样热卖,作品本身已为他解答了问题。忠实现实的品质对小说家如此重要,反倒是一些试图表现自己的思想深度,用理念来驾驭小说现实的作者,笨拙而令人厌恶。
作家对作品的想法只有自己知道,有时真没必要和他人分享。评论家赋予《百年孤独》无数的意义,挖掘层出不穷的隐喻,但马尔克斯自己却不承认有意为之,甚至有些轻看这部公认的伟大作品,他说《百年孤独》的很多故事是影射他身边的亲人,言外之意是说评论家们的引申都不靠谱。但作品一旦成形,便不再属于作者,正如孕育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不再由家长驾驭。在讲述孤独和魔幻之后, 读者如何去理解,乃至评论家如何评判,都不是作者所能驾驭的。如果是我,我宁愿选择沉默,毕竟,当你提炼出番石榴的香味,何必去描述那些痛苦又快乐的过程呢,还是把它交给时间吧。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闲书过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