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潇湘夜语
潇湘夜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377
  • 关注人气:44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5闲书过眼录之《少年pi的奇幻漂流》

(2016-04-09 19:24:07)
标签:

读书

文化

李安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分类: 枕边书

2015闲书过眼录之《少年pi的奇幻漂流》十七、《少年pi的奇幻漂流》;扬·马特尔著;姚媛译;译林出版社。


如果之前没有看过李安拍摄的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在读到派因饥饿而眼盲,准备放弃求生,却在茫茫太平洋上巧遇另一艘救生艇,另一个不知其名的遇难者时,我会觉得整部作品已成为一部以离奇情节取悦读者,全无逻辑的二流作品。之前,扬·马特尔对派登船之前生活的描述,他在动物园了解的动物知识,处处与船沉没后发生的一切呼应,但故事到了这里,却突兀地走向荒谬,之前缜密的逻辑体系瞬间崩塌。好像扬·马特尔写到这里,忽然对这个故事感到不耐烦了,匆忙急着结束。虽然情节的牵引仍会促使我读完这本书,但若在经历了由吃人海藻构成的飘浮荒岛后,故事以派获救的大团圆情节戛然而止,《少年pi的奇幻漂流》至多是笛福《鲁滨孙漂流记》一样的浪漫故事。


当获救的派面对海难调查人员讲述了第二个故事,小说的非凡寓意才显露出来。如醍醐灌顶,读者觉得自己发现了真相。独自漂流到墨西哥的少年派讲述的第一个故事,充满了巧合和不可思议,仿佛上帝在展示奇迹。就像无理数π一样,没有终结,没有规律,但只有通过这个无理数,才能求出圆的面积,通过这个无理的故事,我们拷问着人类的理性。派接着提出了问题:你愿意相信哪一个故事呢?老虎可能并不存在,理查德·帕克究竟是老虎的名字还是法国厨师的名字,它仅仅是派的心理投射,还是揉合了故事中的其他人和他自己?无神论者的老师,相信科学和进步的父亲,抱持不同宗教理念的人士在观念上的冲突,之前看似闲笔的描述,忽然有了深邃寓意。


你是否更喜欢第一个故事,尽管它看上去毫无理性,却充满人性的温度。第二个故事更符合我们对人性的了解,符合理性的判断,我们却宁愿选择相信第一个故事,就像人世凶险是如此现实的存在,天国却渺不可见,我们仍要跪伏于神坛之前,让自己和神性靠近,让心中的“理查德·帕克”咆哮。于是,上帝出现了。派之前有点滑稽可笑的宗教信仰,印度教、天主教与伊斯兰教奇异的杂糅,在这一刻皈依为人类的共同信仰,《少年pi的奇幻漂流》从传奇之海上凭空建起哲学的神殿。之前的无理,变成了更高层面上理性的凝结,扬·马特尔用荒诞和奇幻的对照,揭示人类灵魂深处被遮蔽的真实。这是一个混合了理性和感性的故事,真实和虚幻没有判然两分的界限,答案在上帝手中。


读到一半时,我产生了一个想法,如果不是用第一人称来写这个故事,而是用第三人称,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也许会加重整个故事的悬疑氛围,以一种客观的视角描述被主观极度扭曲的故事,可能更令读者如堕五里雾中,不但有迷茫感,还有恐惧的失重坠落感。但第三人称可能更难以掌控故事的分寸,要如何冷静地讲述两个截然不同,又充满荒诞残酷的故事?我在这里把这个问题留给更多读者,如果让你们选择,你们更喜欢哪一种?

2015闲书过眼录之《少年pi的奇幻漂流》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闲书过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