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4闲书过眼录之《金阁寺》

(2015-03-01 18:52:08)
标签:

文化

文学

小说

日本

三岛由纪夫

分类: 枕边书
2014闲书过眼录之《金阁寺》

十三、《金阁寺》;三岛由纪夫著;陈德文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金阁之美当然是一种象征,但金阁的形象并非一成不变。主人公沟口最初想象的金阁寺以浓厚的黑暗为背景,在黑暗中闪耀光辉,忍耐着,檐头的金铜凤凰展开光明的羽翼,飞翔于时间海洋。但当父亲第一次带他见识金阁之后,幻想就被现实替代了,金阁在他眼中只是一个小小灰暗的建筑,屋顶的凤凰如乌鸦一般。但沟口在失望之后,又努力让自己体会金阁之美,这种体会像一个人不断吟诵经文,慢慢在循环往复的字句中入定,浸入一种开阔的寂寞。金阁的倒影摇曳在池水中,漫漶中,不再是容易脆弱击溃的幻象,金阁成为一种人格,和沟口结合在一起。于是,悲剧才不可避免。


一个口吃的孩子,内心自卑,家境贫寒,父亲死去,出家为僧。母亲一心让让他成为金阁寺的住持,他却在生活中时势感到挫败与无力,承受着自己无法承受的现实。沟口让自己金阁合而为一,视金阁为最高的理想,当他的人生不断坠落黑暗,金阁的美反而愈发的崇高,成为悲剧的盛典,死亡就成了金阁惟一的结局。


沟口最初的暗恋对象是邻居有为子,一个医院的护士。拂晓,他在有为子上班路上拦住她,却说不出话来。后来有为子和一个海军士兵恋爱怀孕,士兵成了逃兵遭受围捕,宪兵胁迫有为子去情人的藏身处,结局是她凄惨死在情人枪下;沟口最知心的朋友是鹤川,家境优越,性格也颇好,却以自杀结束了生命;另一个和沟口交往的柏木,因为身体的残疾,带来心理的变态,扭曲又自私;沟口和鹤川偶然在一处寺院看到的一个女人,为了送别即将开赴前线的丈夫,挤出奶水来给丈夫喝。战后,沟口又碰到丈夫已战死的女人,女人又对着沟口露出乳房,沟口却只能与女人对坐,脑海中是台风来袭之前的金阁。面对着美,沟口无能为力。


金阁在大火中燃烧,曾试图和金阁同归于尽的沟口逃了出来,他想他还是要活下去。他为金阁选择了死,为自己选择了生。但对他而言,金阁的死是一种永生,而他的生又是什么?沟口也许自己都不知道,似乎当崇高的美消失后,他才能继续生活下去,隐身于世俗。


佛家有一则公案:一群僧人为一只猫而争执,高僧南泉抢步上前,抓住猫问众人:“大众道得即救,道不得即斩却也!”众人无对,南泉一刀将猫斩杀。待赵州和尚归来,南泉把事情经过告知,赵州一言不发,脱下鞋子放在头顶,南泉道:“子若在,即救得猫儿。”故事的寓意,历来有不同解读,多有抵牾。三岛由纪夫在《金阁寺》三次提到了这个故事,意味深长。沟口就是三岛由纪夫心中的南泉,毁灭了美,毁灭了妄念。但为什么我们不能做赵州?顶履而行,抛却对美的执念。但沟口做不了赵州,三岛由纪夫也做不了。他的选择比笔下的沟口更决绝,用切腹自杀结束了年轻的生命,结束了自己对美不可自拔的迷恋。


《金阁寺》从写作技巧上更像一个西方人的作品,大段颇为晦涩的心理描写,穿插哲学意味浓郁的思辨。但《金阁寺》的精神仍是日本式的悲壮,美之脆弱,生之哀痛,死之无奈,融汇一处,熊熊燃烧,腾起金阁的大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