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2闲书过眼录之《世间的盐》

(2013-04-21 09:08:17)
标签:

高军

世间的盐

铁葫芦

文学

读书

分类: 枕边书

 

2012闲书过眼录之《世间的盐》

十四、《世间的盐》;高军著;铁葫芦·文艺馆;中国华侨出版社。


高军最初以“风行水上”的网名游荡于豆瓣网,我也是他的豆瓣关注者之一。


《世间的盐》写的是世情,故事有趣,依我看,真假虚实羼杂,有些地方明显有虚构的痕迹,可归入说部。像《世说新语》,未必都是信史,但读来爽快有趣,文字幽默老道,雅俗之间拿捏准确,宣传说像汪曾祺,我倒觉得更像老舍。


有趣,有着两个字就够了。僵尸只适合手机屏幕上打着玩,并不适合搁在枕边细细端详,就是美女,半夜卸了妆,一脸无趣的僵硬,你也看不惯。可惜太多文章有僵尸气,涂掉脂粉后不忍细看。高军的文章活泼,不是鱼缸里的金鱼,姿态优雅就是没有生气。高军的文章是静静一澄潭水中的一尾,往来翕忽,明净可见。


最近看网上评论,发现爱放议论者,很多都喜欢谈论深刻的思想。无论影评、书评,只要是认为没有讲出什么新鲜的道理,就一概斥之为无聊浅薄,以此凸显自家眼光之超迈高远。其实世间的道理翻来覆去,并没有太新鲜出奇之处,倒是人生的际遇远比枯燥的道理多姿多态。喜欢看道理,追求缜密的思维乐趣,宏大的理论体系,当然也好,尽可去读读康德、费尔巴哈、福柯、哈维尔,何苦一定要在几篇随笔里搜掘深刻独到的思想性。但凡看随笔,也要看思想性的,求灵魂升华的,真有大部头的理论著作未必看得下去。


高军笔下的人物,个性毕现,比如混迹洗头房的余教授,一定要辞职跑到北京找人讨论德国古典哲学的蔡大脑袋,你可以说他刻画人性不够深刻,描写人物不够立体;高军落笔不忘加幽默的段子,嬉皮笑脸中泪就出来了,偶尔还有点恶趣味,比如开放房地产的拿到火葬场的地,盖好楼的广告语就该是“与灵魂起舞”。下乡的知青不知道该怎么抱起牛来把尿,为了得到香喷喷的粥往粥锅里放牛粪,你就能批评浅薄谄媚,低俗煽情;反正这类文艺青年看事情,眼光极毒辣,只要有他们能通顺的部分,都能跳出错来。我们实在很难满足文艺青年的高标准严要求,只能自甘堕落,希望文字有趣、生动如《世间的盐》就好。


高军的文字没拘束,一看就不是写理论著作的料,像他写的王八拳,全是野路子,但他的文字又不是王八拳,全无章法,当然也不是少林派堂皇的正派武功,他是乾坤大挪移,闪转借力,圆圜通融,有趣不村俗,活泼里蕴优雅。


书名典故出在《圣经·马太福音》。《马太福音》是新约开篇之作,记述耶稣的生平,这句话是耶稣开始传道不久,教训门徒的:“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高军呈献的,是生活的盐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