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关于“苹果”的事(之五)

标签:
it苹果乔布斯数码文学 |
分类: 脱口而出 |
有一次我和一个朋友谈论到乔布斯,我说,乔布斯江郎才已尽,他如果深谙世道人情,该在此时全身而退,安享奇迹创造者的盛名。但是,乔布斯仍作出了这款产品,只能证明乔布斯在抄袭自己,以为原有的套路无往而不胜。这段议论针对iPad而发,它是我拥有的第二部苹果公司产品。
iPhone之后,苹果又推出了iPod touch,一款不能打电话的iPhone。iPod touch除了没有通讯相关功能,iPhone的一切应用皆可运行无阻,同样连接App Store。乔布斯讨巧地升级了iPod,或者叫简化了iPhone更合适。乔布斯是创新的专家,在大洋彼岸,遥远的东方有另外一群创新专家,他们不曾奢望改变世界,他们热衷“微创新”,当然,我们可能更熟悉另一种称谓——“山寨”。他们模仿别人的产品,在他人的基础进行枝枝蔓蔓的改动。iPod touch出现后,一项由中国人原创的“微创新”浮出水面——“苹果皮”,在iPod touch外面套一个壳,壳内是通讯模块,于是,一款一千多人民币的iPod touch就和一部价值4000元人民币的iPone具备了同样功能,只是模样看上去有那么一点臃肿而已。这款国产发明石破天惊,媒体瞩目,抛开中国人伟大的“山寨”精神不谈,换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它的存在证明,乔布斯的iPod touch也是一个“山寨”版本,只是山寨自己而已。
接着,乔布斯宣称苹果将推出一款平板电脑——iPad。平板电脑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最初的设想来自乔布斯的老对手比尔·盖茨,早在2002年,盖茨就提出了平板电脑概念,计算机将更加轻薄,价格更加低廉,用触摸屏、触控笔来操作,出现在家庭的每一个角落,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盖茨跳不出Windows挖好的坑,Windows基于鼠标、键盘的设计使屏幕操控笨拙繁琐,全无畅快自由的使用体验。尽管先后出现了几款平板电脑产品,市场却只报以冷冰冰一瞥。
乔布斯的iPad跟着比尔·盖茨的脚步前进,但以乔布斯的个性,谁先创造出概念这件事一定忽略不提了。刚刚亮相的iPad让诸多专业IT评论者失望,原本预想中的又一部奇思妙想横绝天下的天才之作,却和iPod touch如出一辙,看上去是一个放大版的iPhone。无怪有人画漫画,画上乔布斯用胶带把4个iPhone捆在一起,弄出了iPad。这款大号iPhone,不能打电话,就算你装上一个大号苹果皮,但举着一个9英寸屏幕的大家伙喁喁私语,也和一个人面向南墙倾诉衷肠一样荒诞可笑;你可以用它上网,但在屏幕弹出的虚拟键盘上点击,和诺基亚小键盘的难度伯仲难分,用这种东西网上聊天是手指的杂技;看电影吧,屏幕有点小,iPad自带的视频播放,不但需要iTunes同步,还只支持几种格式,常见的RM和WMV皆被排斥门外;听音乐吧,音质有点差,插上耳机,你又不能挎在腰间,否则别人怀疑你有孕在身;便携性总算还好,但也只是和笔记本电脑相比,比起一部手机,iPad还是太大。
如果要找亮点,iBooks作为iPad的定制应用,才是苹果产品魅力和野心的展示。iBooks典雅素朴的木纹书架界面,阅读时对纸质图书的逼真模拟,不但如纸质图书一样显示图书厚度,还能让图书页面呈现随着手指移动的3D效果,一点点掀开翻转,甚至从书页背面看到正面反衬的字迹。对产品细节的工笔勾勒细致研磨,是苹果产品足以自傲的品质,但iBooks如果仅作为一款精致的阅读器,让读者在平板上玩游戏一样看看计算机是怎么翻书的,也算一种精致的无聊了。乔布斯当然不会只为了让大家看看苹果做的产品有多漂亮,他着力打造iBooks,背后的iBookStore才是真正的重点。这次,苹果把内容平台的触角伸向数字图书领域,在跨界之路上愈走愈远,要辟出一片新天新地。但乔布斯这次的动作确实有点慢了,亚马逊网站的贝索斯早已先走一步,亚马逊的电子阅读器kindle平台已获得巨大成功。乔布斯犯了一个错,kindle上市时,他曾说过,kindle好坏不重要,问题是现在没人阅读了,直指这件产品毫无用处。好在这位喜欢出风头的老大说过的话不必都当真,iBooks一出,他就用事实否定了自己当年的草率断语。iPad确实在出版界引起了一场地震,出版人士纷纷传言,iPad可能是纸书的终结者。但是,且慢,话说的还有点早。比起笔记本电脑,iPad自是轻薄,但比起一本书来,却过分厚重了,宛如一本辞海。假如你每天捧着iPad,读上几十页书,书读得如何且不论,至少能练就健美的肱二头肌。计算机上有各种阅读格式,但许多读书人还是不习惯盯着闪亮的屏幕细细诵读,中间不可逾越的,正是乔布斯所强调的用户体验。iBooks的读书效果无论做得如何逼真,始终还是和纸质书籍存在质的差异,是iPad硬件无法弥合的。不知道乔布斯是怎么规划出这样一个产品的,究竟谁才是iPad的目标用户?难道是发挥失常?
但是,我错了!iPad再次引发“果粉”疯狂追捧,苹果专卖店门口照旧挤满彻夜等待首发的人流,无数的年轻人、潮流拥趸者、时尚追随者,谈论着iPad,憧憬着iPad,追随着iPad。我不得不怀疑,这已超出理性的范围。然而,乔布斯仍旧维持着自己的神话,这款分析起来一无是处的产品,重写了平板电脑的定义,乔布斯再一次改变了游戏规则。
乔布斯无中生有创造出一种新的用户需求,iPad不像手机那样轻巧,但比手机有更良好的视觉体验和更大的电池容量,在漫漫旅途中,不用担心用手机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耗费电力,影响到至关重要的通话功能;它不像笔记本,功能强大操控方便,办公娱乐得心应手,但它可以为生活引入一些轻松和舒适,你可以用他娱乐,也能够阅读,没有计算机接电源开机关机体态笨重的麻烦。我看到一份国外调查报道,用户使用iPad的最典型场景是在床上,有70%的人惬意地或卧或倚,用iPad玩游戏,看电影,不用正襟危坐在电脑前,不必担心电视的噪音影响到家人。iPad被定为成了一款移动娱乐终端,一款介于计算机和手机之间的产品,它不像计算机和手机是数字时代的必需品,但却满足了某一类的娱乐需求。如我一般曾对iPad报以恶评的人才意识到,乔布斯才并没有希望iPad成为一款通吃一切的神品,他只是从iPhone的成功中发现,人们其实还有一部分需求犹未得到满足,甚至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一次,你不能说乔布斯创新了什么,但他发现了别人不曾发现的人类潜在欲望。
键盘抛弃了,触控笔不见了,为iPhone设计的IOS操作系统,驱动了平板电脑的核心。App Store的酷炫应用,再次给了iPad质疑者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iPad为盖茨的平板电脑概念做了更明确地界定,之后,所有平板电脑厂商不得不像手机厂商一样,受制于苹果用产品设立的平板电脑标准。iPad不曾为平板电脑注入多少划时代的新功能,但通过删减、修订、强化部分功能,平板电脑有了生命力。盖茨曾经的创想,貌似曲高和寡晦涩难懂,经过乔布斯改头换面的意译,成为全世界都能听懂的语言。
iPad似乎代替乔布斯在说,用户调查、专家意见全是狗屎,懵懂的用户根本不了解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专家们除了冬烘的分析一点想象力都没有。乔布斯不是靠运气浪得虚名,他有一双敏锐的眼和一颗充满想象力的心,有辽远的视野和先行一步的勇气。
后来,我也知道了一个事实,乔布斯的iPad项目本在iPhone之前,是iPhone借用了iPad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