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Apple——关于“苹果”的事(之二)

(2012-10-01 09:00:00)
标签:

苹果

乔布斯

数码

文学

阅读

it

分类: 脱口而出

 

Apple——关于“苹果”的事(之二)

1996年,乔布斯回到了离别十年多的苹果公司,重拾已破烂不堪的业务。那时的苹果公司股票暴跌,巨额亏损,已到死生大限,尽管业内对乔布斯看好,但谁也说不好,这个曾经的失败者能否挽狂澜于既倒。


乔布斯的第一个回归之作是iMac,颇具艺术性的外观改变了计算机古板生硬的外表,体现了乔布斯对产品的追求。然而,除了整容手术外,iMac的配置、性能、软件和苹果之前的产品区别极小,操作系统也不具备太大的竞争力。乔布斯无论带着多少传说和希望,换一个外型,配置几种彩壳,也只能证明他和诺基亚的产品经理有着相同的思维逻辑。尽管这个偷巧的改变通过营销推广,配合一种非主流姿态和艺术家般华丽奔放的形象,获取了巨大成功,但还不能说乔布斯已经在改变世界,他充其量刚改变了苹果公司。


乔布斯归来的第二个产品是iBook笔记本电脑,形状如同掀开的马桶盖,追随而至的依旧是好评,但在我看,实质还是给机器整容的勾当,难逃花拳绣腿的嫌疑。而且,笔记本电脑设计成那个样子是为了搞行为艺术吗?但还是要承认,乔布斯能把北京过街天桥上贴膜装彩壳这件事,变成全球瞩目的艺术秀,在产品和营销上实有过人之处。


我个人拥有的第一个苹果产品不是苹果电脑,而是iPod shuffle。在我获得这款苹果MP3播放器时,iPod已经在全球卖了一亿多部。苹果在计算机市场难以重拾过去的垄断地位,只能以叛逆者和艺术家的包装赢得部分市场,却在数码消费时代带来一轮新的革新。乔布斯重新证明自己的天才,是从iPod开始的。以生产最具前沿性计算机起家的苹果公司,会把目光放在一款看上去没多少技术含量的MP3上,让人大跌眼镜,这些东西一般情况只该贴上中国制造的标签,交给东莞工厂成批制造,低价倾销。但iPod一出,MP3的历史改变了,不止是外观的简洁时尚,操控的简单方便,还因为iTunes,乔布斯不再是在制造一款产品,而是在锻造新的数码音乐时代。


苹果机是苹果第一个改变世界的产品,二十年后的iTunes才算得第二个。iTunes串联iPod,彻底升级了苹果的品质。原本LisaMac的图形用户界面也可以实现乔布斯所说的改变世界,但他过分膨胀的自信心,让整个产品成了悲剧,拱手把风头让给了比尔·盖茨。乔布斯虽然对微软窃取他的图形用户界面专利耿耿于怀,但他这个创意其实也是从施乐公司偷艺的成果,都是偷,五十步笑百步,何必呢?iTunes则走在了所有人前面,尽管iTunes最初出现时只是一款音乐软件,那时iPod尚未出现,但iPod因为iTunes的存在有了非凡意义。对唱片公司而言,iTunes给出了一个合理方案,让音乐在互联网时代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软件平台将内容和硬件绑缚在一起,形成封闭的环路,保证了内容拥有者的权利,也尽量少的损害硬件用户体验。当然,用户还是会不爽的,很多人不喜欢iPod,原因很简单,听歌竟然还要下一个软件,进行一套复杂难解的同步操作。国产的MP3哪有那么麻烦,插在电脑上,把MP3文件直接拖进去,万事大吉。苹果看上去是在画蛇添足,考验用户的耐受度,但苹果还是通过自己的营销和产品设计上的独特优势,让其他MP3厂商败下阵来。iPod风靡一时,乔布斯对产品精雕细琢创造出简约的优雅,成熟的帅气,iPod成了青年人一款值得炫耀的外饰,弥补了复杂操作带来的隔膜。


iTunes的出现并没有iPod那般绚丽夺目,最初,甚至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这样一款功能颇为大众化的同步管理软件对苹果公司有多大意义。乔布斯无心插柳,为了iPod的销售,为了让苹果硬件磁石般吸引用户,为了当年没有实现的苹果一统的封闭平台,创造出了iTunes,却不经意间,拾起了一根魔杖,挥动间,点亮了苹果公司的未来。iTunes的意义远非音乐产业所涵盖,软硬件之间的无缝连接互相协同,让苹果硬件产品拥有一个强有力的内容支持平台,无数内容提供商围绕苹果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军团,层出不穷的应用成了苹果硬件骄人的核心,无法替代无法山寨的竞争力。这才是苹果未来最香甜可口卓然于众的部分,乔布斯之后妙手幻化的一系列奇迹,基础正源于此。

Apple——关于“苹果”的事(之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