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级粉丝——指月闲话之五十九

标签:
王羲之兰亭集序唐太宗钟繇欧阳询文化 |
分类: 指月闲话 |
搬家后离工人体育馆很近,出门右转,走上两三分钟就是工人体育馆门前的大街。北京国安比赛时,满街都是穿绿色国安队服的球迷,周围饭馆一律爆满。几天前,看到工体门前人山人海,红旗招展,锣鼓喧天,貌似不是向宋丹丹致敬,几队身穿统一服色的女孩在人流中手擎旗帜,拿着大幅照片,穿梭游荡,也不是看足球的装备。走进看,原来是湖南卫视的“快女”北京巡演,招来一群铁杆“粉丝”站脚助威。
要想红,粉丝数是重要指标,有重量级的粉丝也是一途。如杜甫之推崇李白,郁达夫之看好沈从文。王羲之的书法历来被书法界尊为无上妙品,虽属实至名归,但和唐太宗的拥趸也不无关系。
唐太宗论王羲之:
“书契之兴,肇乎中古,绳文鸟迹,不足可观。末代去朴归华,舒笺点翰,争相夸尚,竞其工拙。伯英临池之妙,无复馀踪;师宜悬帐之奇,罕有遗迹。逮于钟、王以降,略可言焉。钟虽擅美一时,亦为廻绝,论其尽善,或有所疑。至于布纤浓,分疏密,霞舒云卷,无所间然。但其体则古而不今,字则长而逾制,语其大量,以此为瑕。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其枯树也,虽槎枿而无屈伸;其饿隶也,则羁赢而不放纵。兼斯二者,故翰墨之病欤!子云近出,擅名江表,然仅得成书,无丈夫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卧王濛于纸中,坐徐偃于笔下;虽秃千兔之翰,聚无一毫之筋;穷万毂之皮,敛无半分之骨;以兹播美,非其滥名邪!此数子也,皆誉过其实。所以察详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功,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正。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馀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唐太宗对钟繇、王献之,虽称其“擅美一时”“有父风”,但也多有指摘。戎马倥偬打下江山的雄主,对没“丈夫气”的萧子云,更是嗤之以鼻。惟独对王右军,推崇备至,心慕手追。
唐太宗派人四处寻访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野史传说唐太宗令御史萧翼从辨才和尚处骗得《兰亭集序》真迹,从此不离左右。并令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等当时书法大家临摹。唐太宗死时要《兰亭集序》真迹陪葬,世间自此失去了《兰亭集序》真迹。五代时,温韬盗昭陵,却没在被盗物品中发现《兰亭集序》的踪迹,究竟流落到何人之手,抑或封存在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成了永远的谜。
有如此重量级的粉丝拥趸,王羲之想不红也难。却也因为这样一位至尊无上的粉丝,《兰亭集序》终成绝响,为之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