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月闲话之三十六
(2010-03-29 10:24:46)
标签:
屈原离骚文化 |
分类: 指月闲话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不必把公元前想象成遍地尧舜,那只是自欺欺人而已。屈原满腹牢骚,怨怀难伸,《离骚》、《天问》、《九章》,写来写去,全是被弃于君王后的孤愤。反复申说,不惮其烦。“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君王的好恶宠厌,成了屈大夫执着的焦点。“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似乎失宠于君王,都是小人作祟。其实小人得道,要有适宜的土壤,恶草满野,芜秽恣意,正得益于君王的滋养。
温总理记者会引了屈原“九死其犹未悔”的话,其实温总理身居宰相,完全是屈原最得势时的情景,大可不必做舍生取义状。倒是温先生没提到的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活脱脱是现时人民的心态!尽管屈原所说“民心”,并非指人民之心,而是指己心,但我们不妨活用一下,每个芸芸众生的心,汇聚而成的不正是民心吗?
已矣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