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部公布“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怎么还有“自定”的?

(2017-09-21 20:06:18)
标签:

教育

分类: 杂文时评
教育部公布“双一流”,中国高校有了“新坐标”!
盛大林

日前,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

教育部公布“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怎么还有“自定”的?


传言已久。靴子终于落地了!

对于中国高等教育来说,这是天大的事情!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意味着中国的高校有了的坐标系。

中国的高校有1000多所,谁比谁牛X ? 近几十年,官方先后制定了三个“坐标系”——

第一代坐标系:“重点大学”

起初有国家“重点大学”之说,主要是教育部直属的高校,包括其他部委所属的少量高校。那时候,比拼首先看是不是“重点”,然后才谈谁先谁后。

第二代坐标系:“211”和“985”

1995年,“211”工程启动。所谓“211”就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先后有112所高校入围。后来又有了“985”之说,先后从“211”高校中选出了39所高校,算是“重点中的重点”,实际上又多出了一个层级。于是,高校及其学生之间的攀比,就言必称“211”“985”了。不是“211”的争着进“211”,挤进“211”的又望着“985”。

第三代坐标系:“双一流”

现在,又有了新的标准,那就是“双一流”。首先比的是整所大学是不是“一流高校”,然后比的是所在的学科是不是“一流学科”。此前,教育部负责人就先后多次表示,将淡化“211”“985”的概念,相信此后不会再提。

应该说,“双一流”评价体系比以前的体系科学一些。因为,“211”“985”也好,更早的“重点大学”也好,都只是对高校的整体评价,拼的是总体实力。这对有些高校是不公平的,因为有的高校规模较小,或者总体实力偏弱但某些学科非常突出,这在以前的坐标系中就体现不出来。也就是说,教育部的评价标准从一个维度变成了两个维度。

教育部公布“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怎么还有“自定”的?


但我注意到,在教育部刚刚公布的“一流学科”名单中,不少学科的后面有一个括号,注明“自定”——这是什么意思呢?敢情这些“一流学科”不是教育部评定的,而是所在高校自己决定的。莫非,教育部给这些高校分配了几个指标,让高校自己决定哪些学科算“一流”吗?果真如此,那就太不严肃了!——够格就上,不够格不上,教育部应该“一把尺子量到底”,不应该搞“双重标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