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90/70政策宏观调控房地产房产 |
分类: 杂文时评 |
国家政策岂能由地方政府决定“生死”
盛大林
上海、南京、成都等多个城市已经在土地招拍挂操作中,取消了单体项目70%以上建90平方米以下户型的硬性要求。作为房地产宏观调控标志性政策,“90/70”政策目前已经实质性退出市场。上海一家房地产企业高层表示,“无论是住房建设部还是各地房地局,都不会正式发文取消‘90/70’政策,但在操作过程中不再对此进行规定,是非常普遍的做法。不正式发文取消的做法,也为政府应对‘后危机’市场提供了收放的空间。”(据7月7日《上海证券报》)
自从三年前诞生之日起,“90/70”政策就饱受争议。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人认为,这一名为“宏观调控”的政策,实际上干预了“微观市场”。在实践中,这一政策也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一房两证”就是开发商应对“90/70”政策的“杰作”。金融危机发生后,国家又把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予以重点扶持,以刺激市场回暖,这也让取消“90/70”政策的呼声日渐强烈。现在,这一政策终于在很多城市“实质性退出”了,可这是理想的结果吗?
“90/70”政策是3年前由建设部等九部委联合制定并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的,只要它没有被国务院废止,那么它就还是有效的,既然还有效,各地政府就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然而,现在的情况是,一些城市自行调低了90平方米以下户型的比例,比如70%变成了50%,一些城市干脆明确表示取消“90/70”政策,这岂不是说国家的政令可以随便打折扣甚至地方政府可以自行决定是否执行吗?
“不正式发文取消的做法,也为政府应对‘后危机’市场提供了收放的空间。”这位房企高层的说法值得玩味。何谓“收放”?是指国务院认为“90/70”政策需要执行的时候就执行、不需要执行的时候就不执行吗?这种“用得着就用,用不着就弃”的做法,不就是典型的机会主义吗?时而“有效”,时而“无效”,政令还有没有权威性和严肃性可言?
中国人对“三令五申”都不陌生,因为政府经常“重申”某些问题或者“再次下发通知”。比如,教育部等部委多次下次文件,要求切实维护高招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弄虚作假或作弊行为一经发现,就必须严肃处理,比如取消考试资格或录取资格。然而,浙江省教育厅公布的考生加分名单只有考号和姓名,公众根本无从监督;而重庆市高招办甚至连31名民族成分作假考生的名单都拒绝公布,任凭舆论汹汹,我自岿然不动!这些地方政府的职能部门为什么敢公然“有令不行”?“90/70”政策的现状就能给出一种解释:国家的政令本来就是“可行可不行”的嘛!
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国内的宏观调控政策也作了很大的调整,国务院及职能部门如果认为“90/70”政策已经不合时宜,那就应该明令废止;以后如果又需要这样的政策,还可以重新制定并发布——国家政令的“生死”岂能由地方政府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