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石油巨头价格战能否“进行到底”?
(2009-01-15 00:06:00)
标签: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垄断价格战财经 |
分类: 杂文时评 |
两大石油巨头价格战能否“进行到底”?
盛大林
从上海到广东,到天津,到福建,再到沈阳……两大国有石油巨头加油站价格战版图还在延展。目前,多个省市的93号汽油价格现已跌回每升5块钱以内。“与以往相比,中石油和中石化此番展开的价格战带有更多一些的市场化色彩,石油巨头之间有了更多的竞争意识。”韩晓平说。中石化总经理苏树林此前也预言,国内成品油市场将在2009年发生根本性转变。总体上,国内成品油市场将从近几年的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据1月14日《北京晨报》)
你降价,我降更多;你再降,我也跟进……你来我往,针锋相对。在上海,国有控股的两大石油巨头中石油和中石化之间的价格“拉锯战”已经进行了4个回合。几年来,消费者受尽了油价持续攀升的折磨,人们最担心的是两大石油巨头联起手来大搞“寡头垄断”,然而现在的情形正好相反,这确实让人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对这次价格战,专家们给出了合乎逻辑的解释,比如中石油目前成品油的库存压力很大,需要减轻库存释放压力;同时,成品油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已从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市场”、“竞争”、“供求”……在相关的评述中,充满了诸如此类的说法,看上去,一派“市场”的景象。
四个回合还太少,三百回合不嫌多,让竞争来得更猛烈些吧!我相信,很多人都在期待着事态的进一步发展。从市场的角度讲,这样的展望是符合逻辑的:首先,国家只规定了最多上浮4%的上限,却没有规定下限,这在政策上为价格战提供了条件;其次,成品油供过于求的态势短期内不会改变;同时,相对于国际原油价格,目前中国的成品油价格仍然偏高,进一步降价仍有巨大的空间。不过,我对竞争的进一步升级却不敢乐观。我感觉,此次价格战随时都可能戛然而止。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石油与中石化之间是“手”与“足”的关系,或者说是“手心”与“手背”的关系——政府(国资委)是它们共同的“老板”。虽然它们之间也有竞争,但这种竞争是很有限的,绝不是完全市场化的竞争。无论竞争进行到什么程度,都改变不了它们之间的“同体”关系;基于共同的“血缘”,它们随时都可能握手言和。即使“兄弟”之间斗红了眼以至于忘了“本是同根生”,它们的“父母”也不会一直袖手旁观——当觉得“兄弟相残”过于惨烈的时候,它一定会把两个“孩子”都叫过来,并告诉它们“相煎何太急”!
不必查阅资料,榜样就在眼前。几天前,在国家民航局的干预下,因机票低折扣引起的国航、川航和上航三家航空公司与东航之间的封杀和反封杀战达成和解。为了防止航空公司之间的低价战,国家民航局还准备对699条航线进行价格干预,规定航空公司不能低于成本价销售机票。我相信,国务院国资委正在密切关注着中石油和中石化之间的价格战,甚至已经开始研究是否出手、何时出手。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两巨头之间的竞争进一步白热化,国资委早晚要叫停。也就是说,这场价格战不可能“进行到底”。
市场主体的多元化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垄断之下根本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竞争。尤其是在政府垄断的情况下,竞争甚至有可能演变成一种“秀”,即用“伪竞争”掩饰“真垄断”。因此,我们一定要冷静对待两大石油巨头正在进行的价格战——既不能对它寄以过高的期望,更不能为它的热闹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