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末闲话)牛寡妇的清白

(2008-07-05 00:09:54)
标签:

打酱油

做俯卧撑

新闻封锁

杂谈

分类: 杂文时评

瓮里到底有什么?
盛大林

 

“寡妇门前是非多。”对于年轻漂亮的寡妇来说,当然更是这样。

 

一则关于牛寡妇偷汉的说法很快在全村里传开。据说,有一天晚上,一个“打酱油”的小男孩在路过牛寡妇门口时有意无意地捅开了牛寡妇的窗棂纸,他隐隐约约地看见牛寡妇的床上有一个身影在上下起伏……

 

这下子,全村都炸锅了。很多人一下子拥到了牛寡妇的家门口。有垂涎牛寡妇很久却未能染指的,有托人说媒却遭拒绝的,也有跟着瞎起哄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百八十号人就堵在那儿了。有人拍门,有人怪叫……过了一会儿,牛寡妇打开了门。有好事者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直闯牛寡妇的内室。床上床下,屋内屋外,竟然一无所获。最后有人发现,另一间厢房里有一个很大的瓮,这里面会不会有人呢?就有人要去“瓮中捉鳖”……这下,牛寡妇不依了,不仅拦住了想去掀盖子的老光棍,而且大喊大叫:“你们有完没完?!……”既然如此,大家也不好硬来,只好悻悻然散去。

 

不过,“牛寡妇偷汉”的传言是越传越广了。可以说,十里八乡的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无论走到哪里,牛寡妇都能感受了异样的目光。

 

牛寡妇受不了了。她开始像祥林嫂一样逢人就说:“我真冤。我真冤。我比窦娥还冤呀……”但听的人都只是笑笑,也不理她。牛寡妇知道,没有人相信她。

 

牛寡妇意识到,像以前那样一个人一个人的解释,效率既低,也不权威。于是,她模仿电视上那样,在村部举行了一个新闻发布会。梨花带雨中,她哭诉了事发的经过。她说,那天晚上,她跟往常一样,天黑前吃完晚饭,然后就洗洗睡了。刚才睡着,就被吵醒了……她重复最多的一句话是:“我是清白的!”

 

然后,牛寡妇的妈妈、小学三年级时的班主任和一个中学同班男同学先后发了言。牛妈妈说:“我家的家教很严,她从小就懂得‘三从四德’”。班主任崔老师郑重地回忆说:“小牛上小学的时候就很淑女,那时候我摸摸她的头,她都白我哩。”而那个同班男同学则说:“牛一直很矜持。上学的时候,我忍不住拉了一下她的手,就被她痛骂了一顿……”

 

发布会的最后,有人提问:“那个上下起伏的人影,是怎么回事呢?”

 

牛寡妇想了想,说:“那是我在做俯卧撑。”

 

“哈哈哈……”台下所有的人,都笑了。

 

很快,“做俯卧撑”成了全村最时髦的流行语。以前,村里的人见面最爱问的话是“吃了吗?”;现在,人们互相问得最多的是“今天,你做俯卧撑了吗?”然后,都是哈哈一笑。据说有个小媳妇因为笑岔了气,还被送到了乡卫生院。有人说,“这个牛寡妇,真比赵本山还搞笑!”

 

眼看着新闻发布会也不会平息“谣言”,牛寡妇又想出了一个法子。他到乡派出所和司法所里请来了几个行家,对她家的那个瓮作了一个鉴定,结论是:一,这个瓮不太大,根本装不下一个壮汉;二,这个瓮封闭很严,人在里面会被闷死的;三,这个瓮里没有发现人的毛头、粪便、足印等物,证明里面没有藏过人……

 

可人们还是不信。有人说,那些鉴定的人都是你牛寡妇自己花钱请来的,他们当然为你说话了。再说了,乡级鉴定水平,可信吗?

 

过了几天,牛寡妇的爹妈又从县里请来了几个人鉴定,结论与第一次基本一样。但还是没有人相信。有人质问:爹妈请人与牛寡妇请人有什么区别?哪个母牛不护犊?再说,县级鉴定也不权威呀!

 

牛寡妇一恼,把身上最贵重的饰物——戒指给当了。然后到国家鉴定中心请来了几个据说是最权威的专家,对她家的那个瓮作了第三次鉴定,结果与前两次依然是一样的。

 

第三次鉴定结果公布的当天晚上,村里的一个老汉与老婆一起做俯卧撑,老婆就问:“老头子,这全国最权威的鉴定都出来了,你相信吗?”

 

老汉答道:“我可不懂什么鉴定不鉴定的,我只知道那个瓮里肯定有鬼,不然,她怎么不掀开盖子让大家看看呢?”

 

“我也是这么想的。”顿了一下,老婆又问:“那你说瓮里到底有什么呢?

 

“关我鸟事儿,我们还是做俯卧撑吧!”

 

“就是,一,二,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