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校办民校”是个怪胎,理应叫停!

(2008-06-21 11:12:41)
标签:

名校办民校

教育

分类: 杂文时评

“名校办民校”理应叫停
盛大林


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将叫停“公办民助”、“名校办民校”等办学模式。河南省政府下文规定:今后以国有资产为主体的改制学校,原则上应改为公办学校。多渠道筹资并以非国有资产为主体的改制学校,原则上应改为民办学校。(据6月18日《东方今报》)

 

    “名校办民校”是特定时期的产物。应该说,在一定时期内对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的需求,也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作用。但是,这样一种办学模式有着很多弊端——

 

    首先,“名校办民校”不利于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是国家的,而“名校办民校”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利用国家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家长掏钱买他们本来不该买的单,从而使义务教育大打折扣。

 

    其次,“名校办民校”使真正的民办学校难以发展。名校办的所谓“民校”利用了国家现成的优质教育资源,而真正的民校却要从零做起,二者根本就不在同一起跑线上。明显不公平的竞争,使原本就举步维艰的民办教育更加艰难。

 

    再者,“名校办民校”导致择校风愈演愈烈。实际上,名校之所以办“民校”,就是因为名校远远不能满足择校的需求而出现的一种另类扩张。这种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和强化了家长的择校心态,使择校费年年攀升,从而加重了群众的负担。

 

    更重要的是,名校办的所谓“民校”,公不公,私不私,完全是一个不伦不类的“怪胎”。明明用的是公家的资源,却让私人从办学中渔利。由于产权不明晰,机制难健全,难免出现损公肥私等情况。

 

    经过数年的实践,“名校办民校”的各种弊端日益明显。近年来,在省“两会”乃至全国“两会”上不断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取消“名校办民校”。现在,河南省率先走出了这一步,其他地方的“名校办民校”难道还要存在下去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