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重庆市长信箱技术事故责任事故作风建设 |
分类: 杂文时评 |
盛大林
“探视病员要按规定时间……确需陪伴者由工程师(医师)决定。” “2006年12月,我县人民医院新住院大楼正式投稿(投入)使用。” “依据卫生部《医院工作制度》第四十(十四)条规定实行探视、陪伴制度。” “实话(实施)探视制度以来,病房秩序大大好转。” 在重庆市长信箱的一封不到400字的回复中出现了四处明显错误(括号中为正确的)。(据7月12日《重庆晚报》)
报道说,重庆市去年才搞了“执政为民、服务发展”活动,今年又是重庆市作风建设年。在这样的背景下,连“市长的回复”都错误连篇,实在不该。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呢?
会五笔字型输入法的人一看就知道,除第二处可能是记忆之误外,其他三处错误都是输入法中的“同码”造成的。在五笔输入法中,“工程师”和“医师”的编码同为“atjg”,“投稿”和“投入”的编码同为“rmty”,“实话”和“实施”(包括“审判庭”)的编码同为“puyt”,在输入这些编码后,要在多个选项中选择才行。录入者可能以为输入了正确的编码就能打出正确的词组,并随手敲下了空格键,也就是自动选择了第一个选项,于是出现了那样的错误。因此,这可能是一次“技术”事故。
可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技术”事故呢?我也是五笔字型使用者,在写作中也经常出现同码错选,但在脱手的文稿中基本上不会再有。因为这样的笔误不是在打出后随即被发现,就是在成稿后的校读中被揪出来——只要自己再读一遍,这样的错误一般都会被发现。我之所以养成校读的习惯,也正是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技术”性错误。我觉得,作为文字生产者(作者),应该对自己的产品(作品)质量负责——错字连篇的文章也是“不合格产品”。
“市长回复”代表着政府的权威声音,寄托着群众的的殷切期望,因此,它比一般的文章要重要得多。我们常说“群众利益无小事”,问题既然反映到市长那里,肯定是群众眼中的“大事”,对待这样的事情,怎么能马马虎虎呢?假如是领导的讲话稿,执笔者敢如此草率吗?
在人们的印象中,“市长信箱”大都是摆设。而重庆的“市长信箱”还有近400字的回复,这其实是相当难得的。既然数百字的回复都写了,怎么就不能回头看一遍呢?执笔者不看,其他工作人员也都不看“市长信箱”吗?
“细微之处见精神”。这样的错误本身虽然不算很大,但它所反映了一些政府部门以及公务员的服务态度和工作作风。希望重庆的有关部门不要光强调“技术”方面的因素,而是要从“责任心”等方面查找原因。因为,这既是一次“技术”事故,更是一次“责任”事故。
前一篇:婚宴“预演”中的“玄机”
后一篇:给“回马一枪”的回马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