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高考状元炒作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西安 |
分类: 杂文时评 |
“倡议不炒作高考状元”才是炒作
盛大林
6月12日,西安市教育局紧急向全市所有中学转发西安高级中学等12所学校校长联合倡议发出的《2007 年“西安高考无状元”倡议书》,倡议全市所有中学进一步唱响素质教育的主旋律,今年不宣传炒作所谓的中考“状元”、高考“状元”,不宣传炒作中考、高考升学率,以实际行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据6月13日《三秦都市报》)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几天前通过的《重庆市国家教育考试条例》规定:从今年9月1日起,重庆市的学校如果公布考生成绩、名次,炒作“高考状元”,校长将被处分。(据6月4日《检察日报》)
在此之前,很多地方也都发出过这样的倡仪或者作出了类似的规定。
“高考状元”真有那可恶,必欲除之而后快吗?
以前,“不炒作高考状元”的理由是:“高考状元”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和象征,宣传“高考状元”就是为应试教育张目,从而对素质教育的发展不利。其实,“状元”并不只是应试教育所独有的。即使以后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成了主旋律,也仍然需要一种标准衡量学生、遴选人才,也仍然会产生名次……“状元”是中国人的一种情结,也是崇尚人才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不一定好,但也不是那么可怕。只有还有考试,“状元”就不会消失;只要大学还有优劣,“高考状元”就不会被淡忘。
现在,“不炒作高考状元”又多了一个理由:“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仿佛不谈“高考状元”了,教育就能均衡发展了。不可否认,宣扬“高考状元”会使名校更加有名,从而加剧不均衡度。但这种作用能有多大呢?依我看,微乎其微。其实,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主要是因为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如果教育主管部门有意在经费、师资以及各种资源的配置上平等对待,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很快就能改观;如果教育主管部门不这样做,甚至继续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向名校倾斜,不提“高考状元”又能如何?
西安此次发出倡议的12所中学都是当地的“知名的省级标准化高中”。这让我产生了一种“假惺惺”的感觉。请问这12所“名校”的管理者:如果教育主管部门减少你们学校的教育经费从而增加弱势学校的教育投入,你们愿意吗?如果要把你们学校的一部分优秀教师调到弱势的学校,你们愿意吗?如果你们不愿意,还谈什么“以实际行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不谈高考状元”又有何益?
这12所中学显然都是盛产“高考状元”的地方。也只有这些“名校”才有倡议“不炒作高考状元”的“资格”。看上去,他们的倡议很像是“从我做起”;其实哩,这是一则绝妙的新闻广告,因为它婉转地告诉人们:我们是“名校”,是培养“高考状元”的地方——由此可见,它们“倡议不炒作高考状元”才是真正的炒作哩!
链接:http://news.sina.com.cn/c/edu/2007-06-13/022113214498.shtml
http://news.sina.com.cn/c/edu/2007-06-04/15551314957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