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北大清华抢生源高招 |
分类: 杂文时评 |
昨天连线天津电台滨海广播谈的是“北大清华争抢生源白热化”——
新闻来源:http://news.sohu.com/20070521/n250135770.shtml
主持人:清华北大一直是人们心中的顶级学府,为了抢到学生尖子,两所学校也走进顶尖中学,和学生拉关系。北大为招生大打“感情牌”,老师甚至把填报北大的学生请到家里,亲自下厨“慰劳”。您怎么看待这条消息,这说明了两所学校重视学生呢?还是有其他的涵义呢?
盛大林:老实说,我多少有一点意外。依我的感觉,在中国,像北大清华这样顶尖的学校是不需要四处招揽的,坐等就行了。“家有梧桐树,不愁凤凰来”嘛。这让我联想起了茅台酒和五粮液。茅台酒是近两年才开始做广告的,在此之前,它一直坚持不做广告,大概也是觉得“酒香不怕巷子深”吧。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五粮液的广告却是铺天盖地。最终,茅台还是放下了架子。我想,这就是市场的力量。茅台和五粮液的关系,就像是北大和清华的关系。学校的生源就像是工厂的原料,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能不重视吗?近年来,高校争抢优秀学生的现象越来越激烈,甚至外国的高校都加入到这个行列,别人争,你不争,优秀学生就有可能被抢走。所以,北大清华也开始争抢也不奇怪。
主持人:您觉得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否有利于大学的发展?出现这样的现象又是否有利于学生自身的选择呢?
盛大林:对大学的发展倒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只要各校公平地展开竞争,也没什么。对学生的选择也是这样,一般来说,争抢不会是坏事。不过,有几点很重要:一,最终选择权一定要在考生的手里,学校和老师绝不能越俎代庖;二,招生信息一定要真实、全面。高中学校一定要全面提供各高校的真实信息,这是考生正确选择的基础。三,学校和老师不能被高校收买,从而误导学生。从报道来看,上述现象是存在的。这是需要注意的。当然,优秀学生过分集中于个别高校,对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有负面的影响,但这是深层次的问题,不应因此而认为争抢生源是错误的。
主持人:其实,我们前一段也听说,香港的大学来内地抢生源,还听说过美国大学来内地抢生源,现在清华北大激战各地招生源,这里面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盛大林:总的来说,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挑选优秀的学生。当然也有不同的地方,我觉得这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标准不完全一样;二是选拔的方式不一样。内地高校的标准是“唯分数是取”,基本上就是看高考成绩;香港高校除看高考成绩以外,还注重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对英语的要求也特别高。为了挑出自己满意的学生,香港高校也各有一套比较复杂的面试程序,这在内地高校是没有的。至于美国高校到中国招生,目前还只是尝试性的,高校的层次不高,人数也很有限。由于相隔太远,它们主要是通过互联网与考生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