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文时评 |
这是合作“建”房,还是合作“买”房?
盛大林
几天前,深圳合作建房发起人林立人与其他几名代表以601万元拍得深圳沙井街道的两栋宿舍楼的产权。林立人告诉记者,在历经数次竞拍失败之后,深圳个人合作建房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报道则称,继温州个人合作建房联盟成功“拿地”之后,国内第二个个人合作建房项目近日也大功告成。从个人名义直接拿地,到委托拿地或收购已建项目,国内个人合作建房模式正在发生改变,可操作性越来越强。(据1月8日《中国经济周刊》)
看完报道,我不禁哑然失笑:这是合作“建”房,还是合作“买”房?
合作建房,关键在一个“建”字。集资合作者之所以选择这种方式,主要就是认为开发商在建设过程中的猫腻太多,比如虚报成本;合作建房主要就是想挤掉建设环节中的水分,从而达到省钱的目的。而此次竞买的两栋宿舍楼,建设已在完成,而拍卖又完全是市场化的。各种市场主体可以与合作建房者一起平等竞争;合作建房者得到的价格,其他市场主体同样可以取得。这种方式的可操作性确实很强,但这纯粹是市场操作的方式。这两栋宿舍楼成交的价格,也完全是市场价格。从本质上说,此次竞买只是一种“团购”,是任何市场主体都可以完成的交易。既然如此,人们参加“合作建房”组织还有什么意义呢?
报道说,城市房价快速拉升,直接导致新一轮个人集资建房热潮席卷全国。自2004年底以来,北京、上海、重庆、大连等地个人合作建房的声势可谓浩大,但效果甚微。尝试屡屡失败让个人建房者开始思考更为贴合市场的运作模式。可是,合作建房的动因就是对市场不满,初衷就是跳到市场之外。如此“贴合市场”,不还是逃不出开发商的“魔掌”吗?其实,在所谓“合作建房”出现之前,整栋楼被拍卖或团购整栋楼的事情早就有过。
因此,深圳的此次拍卖不是什么合作建房新模式,因为这种方式根本就不是合作建房。这桩交易也不是个人合作建房的一次“大功告成”,恰恰是合作建房的“大败而归”——在屡屡碰壁之后,深圳的合作建房的幻想者和尝试者又不得不回到了现实、回归了市场。
链接:http://bj.house.sina.com.cn/scan/2007-01-08/0759169096.html
盛大林
几天前,深圳合作建房发起人林立人与其他几名代表以601万元拍得深圳沙井街道的两栋宿舍楼的产权。林立人告诉记者,在历经数次竞拍失败之后,深圳个人合作建房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报道则称,继温州个人合作建房联盟成功“拿地”之后,国内第二个个人合作建房项目近日也大功告成。从个人名义直接拿地,到委托拿地或收购已建项目,国内个人合作建房模式正在发生改变,可操作性越来越强。(据1月8日《中国经济周刊》)
看完报道,我不禁哑然失笑:这是合作“建”房,还是合作“买”房?
合作建房,关键在一个“建”字。集资合作者之所以选择这种方式,主要就是认为开发商在建设过程中的猫腻太多,比如虚报成本;合作建房主要就是想挤掉建设环节中的水分,从而达到省钱的目的。而此次竞买的两栋宿舍楼,建设已在完成,而拍卖又完全是市场化的。各种市场主体可以与合作建房者一起平等竞争;合作建房者得到的价格,其他市场主体同样可以取得。这种方式的可操作性确实很强,但这纯粹是市场操作的方式。这两栋宿舍楼成交的价格,也完全是市场价格。从本质上说,此次竞买只是一种“团购”,是任何市场主体都可以完成的交易。既然如此,人们参加“合作建房”组织还有什么意义呢?
报道说,城市房价快速拉升,直接导致新一轮个人集资建房热潮席卷全国。自2004年底以来,北京、上海、重庆、大连等地个人合作建房的声势可谓浩大,但效果甚微。尝试屡屡失败让个人建房者开始思考更为贴合市场的运作模式。可是,合作建房的动因就是对市场不满,初衷就是跳到市场之外。如此“贴合市场”,不还是逃不出开发商的“魔掌”吗?其实,在所谓“合作建房”出现之前,整栋楼被拍卖或团购整栋楼的事情早就有过。
因此,深圳的此次拍卖不是什么合作建房新模式,因为这种方式根本就不是合作建房。这桩交易也不是个人合作建房的一次“大功告成”,恰恰是合作建房的“大败而归”——在屡屡碰壁之后,深圳的合作建房的幻想者和尝试者又不得不回到了现实、回归了市场。
链接:http://bj.house.sina.com.cn/scan/2007-01-08/0759169096.html
前一篇:铁路春运:降价也能够“削峰平谷”
后一篇:看,东莞法院的无赖嘴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