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流光溢彩的遵义会议旧址像个“怪物”

(2006-11-10 00:12:42)
分类: 杂文时评
流光溢彩的遵义会议旧址像个“怪物”
盛大林

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日前在第一批城市规划督察员培训暨派遣会议上表示,地方政府不能对一些空间格局进行破坏,并批评了地方政府破坏遵义会议旧址的行为。他表示,遵义会议旧址原来是处在许多居民住宅的包围之中,但当地政府把旧址周围的房屋都拆掉了,使得该旧址像纪念碑一样突出出来,再配以灯光和绿地,这不仅破坏了环境,还破坏了整个历史故事的特定情节,使得历史性建筑失去了原真性、整体性,而这种原真性、整体性一旦消失就无法再恢复了。(据11月9日《新京报》)

作为一次重大历史转折的见证,遵义会议旧址的价值不言而喻。既然是“见证”,那么它就应该尽可能地保持原真,因为只有这样,它才能最有力地见证历史。这就好比诉讼中的证物,如果当事人觉得证物不美观就把它修饰一新,那么它可能就会失去“证”的价值,至少也要降低证明力。

也许遵义方面要说:旧址建筑并没有动,它仍保持原真嘛。是的。但一处历史建筑并不仅仅是指孤零零的建筑本身,还包括它周边的环境,同时还包括其特定的氛围。如果说那座风格独特的建筑是“主体”,那么周围的房屋就是“附件”;如果说整个建筑工程是“硬件”,那么原汁原味的环境氛围就是“软件”。缺少其中的任何一样,都会破坏其原真性和整体性。

近年来,“红色旅游”不断升温。到遵义会议旧址参观游览的人肯定很多。来到这革命教育基地,人们最想看到的肯定是“当时”的样子,最想感受的当然是“历史”的气氛。修缮文物讲求“整旧如旧”,就是这个道理。可现在的旧址是什么样子呢?想必是绿草茵茵、繁花似锦,到了晚上,那一定是流光溢彩、绚丽迷人。旧址换新颜,美则美矣,却失去了真。遥想流光溢彩的遵义会议旧址,感觉它就像一个“怪物”——不中不洋,非古非今,虽炫人耳目,却面目可憎。

“真正”的遵义会议旧址就这样彻底消失了。这不能不让人惋惜。


链接:http://news.sina.com.cn/c/2006-11-09/032510448945s.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