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生必修高尔夫球是一种“反动”

(2006-10-17 00:04:50)
分类: 杂文时评
大学生必修高尔夫球是一种“反动”
盛大林

“两个月后,目前国内最漂亮的高尔夫球练习场将在厦门大学建成投入使用。今年06级厦大学生都要上高尔夫球课,其中对管理、法学、经济、软件学院的学生还是必修课,每个学生都要学会打高尔夫球。”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在一次论坛上就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问题发言时谈到了高尔夫球课程的开办。他认为,“培养精英是高等教育公益性的最高体现”,而“精英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精英。”(据8月16日《中国青年报》)

从理论上讲,管理、法学、经济、软件等专业的大学生最有可能成为“白领”乃至步入“上流社会”。规定这些专业的学生必修高尔夫球这种“上流社会”标志性的运动方式,显然就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精英意识”,为他们以后顺利地融入精英阶层创造条件。作为一所知名大学,厦门大学这样做当然也有一定的道理。但如果从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大学生必修高尔夫”却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是培养成本太高。高尔夫球之所以被称为“贵族运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的运动成本非常高。建造一处高尔夫球场的费用往往数以亿计,而且占地巨大。正因为如此,高尔夫球项目是国家严格控制的产业领域。推行这项教育,不仅投入与产出严重不成比例,而且可能成为高校的经济负担。

高尔夫球注定只能是“上流社会”的运动,将来有机会成为那种“贵族”的大学生也注定只是极少数。因此,厦门大学要求“必修”高尔夫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精英意识”,而这种价值取向恰恰是逆潮流而动的。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毕业即失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所学的知识脱离实际,近来甚至发生了大学生“回炉”读技校的现象;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大学毕业者的精英意识太强,很多人仍以“天之骄子”自居,以至于“高不成,低不就”,或是在工作中眼高手低、沉不下去。面对这种形势,高校应该适应市场需求、调整教育思路:既要在教学中加大实用知识、应用技术的比重;同时也要淡化大学生的精英意识,引导他们适应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很显然,“高尔夫球必修”在这两个方面都是“反其道而行之”的。

当然,高校 也不能放弃精英教育。作为大学,肯定是“贵族”的主要输出地。很难想像,一个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能成为真正的“贵族”。大学生的理想有别、素质不同,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也不一样,因此,大学生的培养也应该是有区别、分层次的。就重点大学来说,主要的“产品”应该是大众化的人才,但贵族化方向的人才也应该占有一定的比例。基于这样的思路,重点大学开设高尔夫球课程也不是不可以,但它只能作为一门选修课,而不应该要求学生“必修”。

总的来说,厦门大学要求学生“必修高尔夫球”是对高等教育潮流的一种“反动”。


链接:http://news.sina.com.cn/c/edu/2006-10-16/031411244590.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