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文时评 |
低保资格绝不能“终身制”
盛大林
从今年3月开始,河南省在全省范围内对城市低保对象进行全面复核认定。截至目前,在这场“复核认定风暴”中,被取消低保资格的有20多万人,新纳入近18万人。(据8月16日《大河报》)
从1999年开始试行、2002年正式施行到现在,我国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实行好几年了。截至今年1月,全国共有2200多万城镇居民享受城市低保。每过一段时间,各地就会有一批生活特别困难的城镇居民被纳入低保范围。但“进去”之后又“出来”的情况却很少听说。
其实,低保本来就是一种临时性的救助制度。享受低保的居民或家庭一旦重新就业或收入提高到一定标准,就应该退出低保。而腾出来的指标就可以接纳真正需要救助的人。按照要求,作为走出贫困的低保户,应该主动提出退保。报道中,有一位50多岁的女工在开始领取每月390元的退休金后就主动提出退保。然而,像这种风格高尚的居民并不占多数。更多脱困的低保户可能不会那么主动。这就需要劳动保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了解情况后依规收回他们的低保资格。
还有一种情况更需要动态的监控,那就是骗保。与那位主动退保的女工相反,报道中还有一位“老板低保户”,他家有两层小楼,开有一家不小的门店还雇有工人,竟采取欺骗的手段取得了低保的资格。像这种人,绝不可能主动退保。如果没有复核认定,就可能成为“终身低保户”。
此外,各地还普遍存在操作不规范的问题,特别是在2001年、2002年连续两年低保对象迅速扩面的过程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规章制度不健全,又缺乏可借鉴的经验,致使一些地方执行标准不一,个别地方的申报核定工作不公开不透明,存在严重的“人情保”、“关系保”现象。这些情况,都需要不断地核查和纠正。
我国低保制度的目标是“应保尽保”。与之相应的,还应该有一条,那就是“不应保的坚决不保”。如果该出的对象不能及时退出,那么该进的对象也就很难及时纳入。目前,我国的财力还很有限,社会保障的资金缺口一直很大。这就更加需要提高低保的效率,把有限的低保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居民身上。为达此目标,一方面需要健全低保工作监督机制,杜绝暗箱操作;另一方面则要对已保户实行动态监控,不断地“吐故纳新”,保持低保的流动性。20万人出,18万人进,像河南这样大规模的“换血”,无疑大大提高了低保的效率和低保工作水平。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的低保工作也该逐步规范和提高水平了。现在,河南已经着手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他地方是怎么做的呢?
链接:http://news.163.com/06/0816/00/2OK05PNJ0001124J.html
盛大林
从今年3月开始,河南省在全省范围内对城市低保对象进行全面复核认定。截至目前,在这场“复核认定风暴”中,被取消低保资格的有20多万人,新纳入近18万人。(据8月16日《大河报》)
从1999年开始试行、2002年正式施行到现在,我国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实行好几年了。截至今年1月,全国共有2200多万城镇居民享受城市低保。每过一段时间,各地就会有一批生活特别困难的城镇居民被纳入低保范围。但“进去”之后又“出来”的情况却很少听说。
其实,低保本来就是一种临时性的救助制度。享受低保的居民或家庭一旦重新就业或收入提高到一定标准,就应该退出低保。而腾出来的指标就可以接纳真正需要救助的人。按照要求,作为走出贫困的低保户,应该主动提出退保。报道中,有一位50多岁的女工在开始领取每月390元的退休金后就主动提出退保。然而,像这种风格高尚的居民并不占多数。更多脱困的低保户可能不会那么主动。这就需要劳动保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了解情况后依规收回他们的低保资格。
还有一种情况更需要动态的监控,那就是骗保。与那位主动退保的女工相反,报道中还有一位“老板低保户”,他家有两层小楼,开有一家不小的门店还雇有工人,竟采取欺骗的手段取得了低保的资格。像这种人,绝不可能主动退保。如果没有复核认定,就可能成为“终身低保户”。
此外,各地还普遍存在操作不规范的问题,特别是在2001年、2002年连续两年低保对象迅速扩面的过程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规章制度不健全,又缺乏可借鉴的经验,致使一些地方执行标准不一,个别地方的申报核定工作不公开不透明,存在严重的“人情保”、“关系保”现象。这些情况,都需要不断地核查和纠正。
我国低保制度的目标是“应保尽保”。与之相应的,还应该有一条,那就是“不应保的坚决不保”。如果该出的对象不能及时退出,那么该进的对象也就很难及时纳入。目前,我国的财力还很有限,社会保障的资金缺口一直很大。这就更加需要提高低保的效率,把有限的低保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居民身上。为达此目标,一方面需要健全低保工作监督机制,杜绝暗箱操作;另一方面则要对已保户实行动态监控,不断地“吐故纳新”,保持低保的流动性。20万人出,18万人进,像河南这样大规模的“换血”,无疑大大提高了低保的效率和低保工作水平。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的低保工作也该逐步规范和提高水平了。现在,河南已经着手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他地方是怎么做的呢?
链接:http://news.163.com/06/0816/00/2OK05PNJ0001124J.html
前一篇:《人民日报》有点“人民”味了
后一篇:广电总局的“灯下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