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方周末》表现出了应有的气度

(2006-08-15 15:55:26)
分类: 杂文时评
最新一期的《南方周末》众议版发表了拙文《数据常量与指标的区别有多大?》,对北京市公安局“废除”指标制的“创举”提出了质疑。

上一期的《南方周末》我没买。刚才在一家论坛上得知,上期头版的“方舟评论”《因时而变的可贵尝试》曾热情讴歌了北京市的新制度。一查,果然!

有些报纸的评论版有时有意地设置一些可以争论的话题,同时发表针锋相对的评论,这是编辑谋划的,没有什么。也有的版,会发表针对已发文章的不同看法,比如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的“不同观点”。但现在这个栏目基本不见了。从充分表达、舆论均衡以及逼近真理的角度讲,这种自我纠偏式的栏目是必要的。但它多多少少还是会对报纸和编辑带来一点尴尬,因为如果后一篇文字完全可以推翻上一篇的观点,那可能意味着编辑在编发上一篇文章的时候考虑不周,甚至有“走眼”之嫌。我想,这可能就是绝大多数媒体不愿意“纠正”自己的原因。

尽管拙文被作了一些技术处理,但还是发出来了。而它“反对”的却是上期头版的重头评论!这是需要勇气和气度的。

因为有些意外,特以记之。


附:我的原文http://shengdalin.blog.sohu.com/8330942.html


因时而变的可贵尝试




南方周末   2006-08-03 14:57:31



  方舟评论
  □李勇  
  交警罚款有指标,反扒民警抓小偷也有指标,这在全国警方是一个普遍现象。这样的历史现在正走向终结。北京警方近日宣布,废弃沿用多年的“指标制”,取而代之的是数据常量体系(《新京报》7月31日报道)。
  作为首善之区的北京警方,这番改革可视为其适应经济发展、社会转型的需要,主动改良过去那种僵化的、有悖于社会治安规律的管理模式,而采取一种动态的、针对性强的治安模式,应有示范意义。
  一些地方的公共管理部门,办公处往往贴着“求真务实创新”之类的标语,而在实际工作中,却以不变应万变,用老方法、老思路来套瞬息万变的社会现实。公安机关采用多年的“指标制”,就是这种刻舟求剑式的管理办法。其负面作用已被广大民众乃至公安民警自身广泛认知。治安管理决不同于企业生产,可以通过单纯的比产量、产值和能耗,来区分优劣。社会毕竟是动态的,地区不同,时间不同,其发案率也就不同,以静态的指标去管理,如民警破案多少、处理违法事件多少,像完成企业生产任务那样来衡量其业绩,不合理性是显而易见的。
  这种不合理的“指标制”,至今仍被许多地方当作治安管理的一个“法宝”,反映出一些地方的治安管理思路,未免有固步自封的色彩。下“指标”固然直观简便,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民警积极工作,增强责任心,带来的后果却可能会事与愿违,并没有起到促进治安的作用。试想想,一个辖区治安很好,一年到头没有发生什么案件,可这些地方的警察年底一考核,根据规定的指标,他们的业绩甚至远不如时常发生大案要案、民众缺乏安全感却破案较多的地区的同行,这合理吗?
  交警要突击完成工作指标,就会集中时间、处心积虑去罚款,谁碰上谁倒霉;治安警搞战役式的集中打击,费时费力,民警劳动强度增加而治安状况未必能有根本好转,且很可能导致违法行政,侵害公民合法权益。“指标”层层分解,到了一些基层民警的头上,既有可能成为民警寝食不安、必须想方设法完成的“大山”;也可能成为搭车寻租、谋取个人和小团体私利的工具,使反腐形势更趋严峻,影响政府形象。
  “指标制”不合理,明白其缘由不难,废除它也不难,但要找到一种高效、科学的管理模式来替代它,却并不容易。这也是“指标制”在许多地方具有顽强生命力的重要原因。北京警方采用了“数据常量体系”,设置发案合理值,包括110刑事和治安警情、严重刑事犯罪、多发性财产犯罪等14项数据,在此基础上设计合理的工作绩效评价数据,再参考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等信息,来评价当地公安部门和基层民警的业绩。其成效如何,固然有待观察,但这种尊重社会实际、尊重客观规律的工作思路值得肯定。
  “数据常量体系”是北京警方探索的管理办法,其他地区警方未必可以直接移植。北京警方此举最大的启迪意义,我以为在于:只要公安机关主动摈除工作中的惰性,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完全可以找到有效的办法。同时我以为,北京警方废弃“指标制”,不仅对其他地区的同行有示范意义,对其他执法部门,应当也有相当的借鉴作用。一些地方的个别执法部门,工作不可谓不卖力,但效果并不好,公众反响欠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管理模式简单粗暴、只图省事,他们的决定往往是办公室里拍脑袋想出来的,不顾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削足适履,自然要事倍功半,卖力不讨好。
  社会管理是一门日日变、日日新的科学,固步自封的管理模式,必然产生种种弊端。《吕氏春秋》的作者评价“刻舟求剑”的故事说:“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因此他主张“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中国社会正在转型,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计划主导走向社会主导,在这个过程中,社会越来越丰富多彩越来越变化多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过去时代的管理手段已经落后于实际情况,必须与时俱进,及时调整,使之更符合客观规律,更灵活更具人性化,才能有效提升执法水平。这方面,北京警方废弃沿用多年的“指标制”,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