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散文随笔 |
回老家过年就像是朝圣
盛大林
6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在广州打工,但家还在郑州。过年回老家,主意早就打定了。
我的老家在信阳,大别山区一个偏远的小山村,离郑州500公里。
腊月二十七,我从广州飞到郑州。第二天一大早,我和母亲、妻子、儿子一起往郑州火车站赶。但一系列没想到的麻烦发生了——
首先是打的难。肯定是出行的人太多了,郑州大街上的出租车很少空载待客的。我们在街上等了1个多小时,才坐上车。这是事先没有预料到的。
火车票早就订好了,但到了车站却傻了眼:人太多了。不管有票没票,人们都疯狂地往站里挤。儿子才1岁,母亲身体弱,还大包小包的,怎么挤得进去呢?我急得没办法,只好打电话给县里的一位朋友,但他说单位的车太忙了,实在去不了郑州;在老家的父亲说,真不行,租一辆面的来郑州接我们。我四处求援,终于得知一位自驾车回家的老乡那里有两个空位,于是母亲带着孩子搭上了便车。我和妻子退了母亲的火车票后,轻装上阵,才挤上了南下的火车。
意外的事情又发生了:母亲晕车!苦苦支撑到信阳,她实在受不了,只好中途下车,住在了信阳的朋友家里。我和妻子到信阳后,只好也住进了宾馆。而我们的计划本来是直接转汽车去县城。
第二天,在朋友的帮助下,母亲带着孩子坐上了早班车,我和妻子随后才坐上回县的车。车上挤得连挪挪脚的地方都没有,中途还有一段路正在整修。走走停停,折腾了五六个小时,汽车才到达县城。与母亲和孩子会合后,我们一起搭上了去乡下的“麻木”(家乡对机动三轮车的俗称)。到老家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
从广州到郑州的行程不算,光从郑州回老家,就耗费了一天多的时间。舟车劳顿,辛苦自不待言,但我的心情始终是愉快的,因为在我的心中,回老家过年就像是朝圣一般。
近年,由于种种原因,我很少回老家过年了。但回去的愈少,那种怀念的感觉就愈强烈……
盛大林
6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在广州打工,但家还在郑州。过年回老家,主意早就打定了。
我的老家在信阳,大别山区一个偏远的小山村,离郑州500公里。
腊月二十七,我从广州飞到郑州。第二天一大早,我和母亲、妻子、儿子一起往郑州火车站赶。但一系列没想到的麻烦发生了——
首先是打的难。肯定是出行的人太多了,郑州大街上的出租车很少空载待客的。我们在街上等了1个多小时,才坐上车。这是事先没有预料到的。
火车票早就订好了,但到了车站却傻了眼:人太多了。不管有票没票,人们都疯狂地往站里挤。儿子才1岁,母亲身体弱,还大包小包的,怎么挤得进去呢?我急得没办法,只好打电话给县里的一位朋友,但他说单位的车太忙了,实在去不了郑州;在老家的父亲说,真不行,租一辆面的来郑州接我们。我四处求援,终于得知一位自驾车回家的老乡那里有两个空位,于是母亲带着孩子搭上了便车。我和妻子退了母亲的火车票后,轻装上阵,才挤上了南下的火车。
意外的事情又发生了:母亲晕车!苦苦支撑到信阳,她实在受不了,只好中途下车,住在了信阳的朋友家里。我和妻子到信阳后,只好也住进了宾馆。而我们的计划本来是直接转汽车去县城。
第二天,在朋友的帮助下,母亲带着孩子坐上了早班车,我和妻子随后才坐上回县的车。车上挤得连挪挪脚的地方都没有,中途还有一段路正在整修。走走停停,折腾了五六个小时,汽车才到达县城。与母亲和孩子会合后,我们一起搭上了去乡下的“麻木”(家乡对机动三轮车的俗称)。到老家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
从广州到郑州的行程不算,光从郑州回老家,就耗费了一天多的时间。舟车劳顿,辛苦自不待言,但我的心情始终是愉快的,因为在我的心中,回老家过年就像是朝圣一般。
近年,由于种种原因,我很少回老家过年了。但回去的愈少,那种怀念的感觉就愈强烈……
前一篇:市场的,还是交给市场吧!
后一篇:打掉“校中校”这个怪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