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散文随笔 |
我为什么对谩骂无动于衷?
盛大林
著名经济学家刘吉写了篇质疑郎咸平、丁学良等人的文章,遭遇千夫所指;我实在忍不住,写了篇为刘辩护的文字,也被千夫所指;上海《每日经济新闻》评论员叶檀博士又写了篇质疑郎咸平亦为刘和我辩解的评论,还是被千夫所指。
截至目前,我的新浪博客上的留言已超过50条,搜狐博客上的留言已突破100条,新浪网转载拙文的网页的留言板功能仅开放一天,留言就多达1000多条(也许是骂的人太多吧,留言功能开放一天后又关闭了)。留言中,十有八九都是质疑或谩骂我的。
对这些留言,除对几条事实性的质疑(比如有人怀疑郎咸平是否说过“国企效率比私企高”)和看似熟人朋友的问候或提醒作了简略的回复外,其他的留言我都没有回复,有的甚至连细看都没有,因为有的一看开头就知道他要说什么,有的则明显是谩骂。看当浏览那些留言时,包括谩骂的,我也都是“闲看云起时”,好像那些话都与我无关。
我为什么对谩骂无动于衷呢?
一,这一切都在我的预料之中。动笔写那篇文字的时候,我就知道会出现这个局面。如果怕挨骂,我就不会写了。
二,那些谩骂已经暴露出了骂人者的非理性和无教养。如果回骂,我就沦为了他们的同类;而即使不回应,有修养的人也会鄙夷谩骂者。对待那些没有理讲只会谩骂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别搭理他,“连眼珠子也不转过去”。我相信,他们早晚会自感羞愧的——这也正是博客上的留言我有权删除但从不删除的主要原因。
三,跟很多人没有对话的基础。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理念决定层次。如果双方的理念不处在同一个层次上,根本无法沟通。刘吉先生那篇文章也有这个意思。我向来不同意因“资格不够”而剥夺争论一方的话语权,诚如那句名言所说:“我虽然不同意你的观点,但誓死捍卫你发言的权利。”但我却同意刘吉先生“不是阿猫阿狗(此称不够尊重,但老先生激愤之言,可以理解)都可以评判经济学”的观点。也许有人要说,你这不是自相矛盾呢?其实不是。
所谓“资格”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政治层面的,即公民的言论自由不可剥夺;二是知识层面的,即有没有相当的知识水平。刘吉先生指的是显然是第二个层面。他只是说有些人没有评判的能力,而绝不是想剥夺郎咸平以及公众的发言权,实际上他也做不到。
前些年,我写过很多反腐败的文字,主要观点就是要对贪官污吏“毫不留情”,我以为严刑峻法就能吓住贪官。十几年前,我甚至满怀深情地写过一篇怀念毛泽东的散文。十几年前的我与现在的我显然是没有“资格”对话的。但十几年前的我满腔热血,年轻气盛,真以为真理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那时候如果有人跟我说“你的那些观点太幼稚”,我肯定会跟他急。
肯定有人追问:那你怎么知道“现在的你”不会被“将来的你”否定呢?或许在将来你又会发现现在的自己很可笑哩!这种追问是符合我上述逻辑的。我知道,这种自我的“否定之否定”确实有可能。但这只能等待时间的检验了。
我会记住这一次的对话。希望参与此次对话的人也都记住。
盛大林
著名经济学家刘吉写了篇质疑郎咸平、丁学良等人的文章,遭遇千夫所指;我实在忍不住,写了篇为刘辩护的文字,也被千夫所指;上海《每日经济新闻》评论员叶檀博士又写了篇质疑郎咸平亦为刘和我辩解的评论,还是被千夫所指。
截至目前,我的新浪博客上的留言已超过50条,搜狐博客上的留言已突破100条,新浪网转载拙文的网页的留言板功能仅开放一天,留言就多达1000多条(也许是骂的人太多吧,留言功能开放一天后又关闭了)。留言中,十有八九都是质疑或谩骂我的。
对这些留言,除对几条事实性的质疑(比如有人怀疑郎咸平是否说过“国企效率比私企高”)和看似熟人朋友的问候或提醒作了简略的回复外,其他的留言我都没有回复,有的甚至连细看都没有,因为有的一看开头就知道他要说什么,有的则明显是谩骂。看当浏览那些留言时,包括谩骂的,我也都是“闲看云起时”,好像那些话都与我无关。
我为什么对谩骂无动于衷呢?
一,这一切都在我的预料之中。动笔写那篇文字的时候,我就知道会出现这个局面。如果怕挨骂,我就不会写了。
二,那些谩骂已经暴露出了骂人者的非理性和无教养。如果回骂,我就沦为了他们的同类;而即使不回应,有修养的人也会鄙夷谩骂者。对待那些没有理讲只会谩骂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别搭理他,“连眼珠子也不转过去”。我相信,他们早晚会自感羞愧的——这也正是博客上的留言我有权删除但从不删除的主要原因。
三,跟很多人没有对话的基础。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理念决定层次。如果双方的理念不处在同一个层次上,根本无法沟通。刘吉先生那篇文章也有这个意思。我向来不同意因“资格不够”而剥夺争论一方的话语权,诚如那句名言所说:“我虽然不同意你的观点,但誓死捍卫你发言的权利。”但我却同意刘吉先生“不是阿猫阿狗(此称不够尊重,但老先生激愤之言,可以理解)都可以评判经济学”的观点。也许有人要说,你这不是自相矛盾呢?其实不是。
所谓“资格”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政治层面的,即公民的言论自由不可剥夺;二是知识层面的,即有没有相当的知识水平。刘吉先生指的是显然是第二个层面。他只是说有些人没有评判的能力,而绝不是想剥夺郎咸平以及公众的发言权,实际上他也做不到。
前些年,我写过很多反腐败的文字,主要观点就是要对贪官污吏“毫不留情”,我以为严刑峻法就能吓住贪官。十几年前,我甚至满怀深情地写过一篇怀念毛泽东的散文。十几年前的我与现在的我显然是没有“资格”对话的。但十几年前的我满腔热血,年轻气盛,真以为真理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那时候如果有人跟我说“你的那些观点太幼稚”,我肯定会跟他急。
肯定有人追问:那你怎么知道“现在的你”不会被“将来的你”否定呢?或许在将来你又会发现现在的自己很可笑哩!这种追问是符合我上述逻辑的。我知道,这种自我的“否定之否定”确实有可能。但这只能等待时间的检验了。
我会记住这一次的对话。希望参与此次对话的人也都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