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雨无伦次 |
http://www.suowe.com/wallpaper/2005/01/apple_MM/Apple_MAC_MM_036.jpg
一
《苹果日报》自创刊即有20万份的销量,数月后更升至30万份,除了创刊时成功的宣传外,报纸本身也有鲜明特色。1995年7月7日的“苹果手记”自称,读者购买该报的原因,是《苹果》有吸引力,在全港各报中有独特风格,报道够快,版面设计富时代气息,内容不是人云亦云,做到切合读者而购买。在资讯方面,《苹果日报》主张提供深入分析,对各项大事要解释来龙去脉,令读者每天能知天下事和身边事。在消费方面,提供精明消费和醒目选择副刊,令报纸成为读者的“生活指南、消费指南与投资指南。”
正面印象 |
中性印象 |
负面印象 |
1、内容丰富 2、色彩缤纷 4、创新有新鲜感 7、报道详尽精彩 9、纸质好 11、副刊丰富 13、很多娱乐新闻 14、便宜 15、印刷精美 19、新闻多 19、图片多 19、资料充足 |
5、黎智英 9、通俗路线 12、苹果 19、杂志化 |
3、夸张失实 6、昂贵 9、哗众取宠 19、出位 19、色情 |
注:每个印象之前的号码代表排名。
这个表是以抽样调查的方式统计得出的。该调查的抽样以“名额”方式进行,227位被访者,人口特征分布颇平均,可以反映香港市民对《苹果日报》的看法。被访者每人自述三个对该报的印象,然后进行分类排比。从表中可见,香港市民对《苹果日报》的正面印象比负面印象为多,在22项超过3%的被访者提及的印象中,正面的有13项,中性的有4项,负面的有5项。被访者强烈的印象,是《苹果日报》有很多内容,而且色彩缤纷,有创机关报精神,形象突出,但同时也有夸张成份。
如果从首五个印象看,《苹果日报》给人最深的印象是内容丰富。其在创刊之初,广告量不足,但仍维持若干页数,因此内容显得特别多。此外,该报人手充足,创刊时又刻意加强投资,报纸内容包括新闻、财经、娱乐、副刊、马经,其中尤以副刊内容特别多且有特色。
色彩和印刷方面,《苹果日报》大量使用先进电脑科技,版面体现色彩化、图像(表格)化和现代化。大量的彩照和彩题,精美的电脑配图和美术设计,给人耳目一新和胜人一筹的感觉。
《苹果日报》给人的第三个印象是“夸张失实”,为求吸引读者的注意而刊登比较煽情的报道。第四个印象则是有创意和新鲜感。
值得一提的是,《苹果》给人的第五印象是老板黎智英的形象鲜明特出,他在创刊之初亲自在电视广告出任主角表演吃苹果和中箭,收到了良好的广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