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寻访英国工业革命的“遗迹”

标签:
英国旅游工业革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 |
分类: 旅游 |
英国艺术之旅10:科学之美
今天要去的是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因为名字太长,所以大家都用简称叫V&A,我们直接用中文称它“维A”,确实顺口多了。
海德公园仍是必经之路,满目绿意清洌野逸,我们倒十分愿意天天从此取道而行。
穿过海德公园与肯辛顿公园的分界线,便到了展览路(Exhibition Road)。开始 以为它因为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而得名,后来才知道我把它想得太简单了。
对着路口右手边是阿尔伯特大厅(Albert
Hall),远看去是一座四角攒尖的亭子,亭子内设有雕塑,亭顶镀着金,倒很像是南亚的佛教建筑,确切地说像是泰国庙宇。
阿尔伯特大厅,中间金色的塑像就是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
先是皇家艺术学院和皇家音乐学院,只看红砖墙的外观和后现代风的建筑格局就知道此处必与艺术有关。音乐学院外墙的壁龛上有不少立像,大概是“杰出校友”,只可惜我不大认得。
一路向南途经帝国理工学院,面向展览路的门脸很简朴,让人很难想象这里的大乾坤。
帝国理工学院稳居英国高校三甲之列,与剑桥和牛津平分秋色,在工程领域位列英国高校榜首,绝对是声名赫赫,不顺道一访有点说不过去。不过,推门而入倒有点意外,迎门的院系竟然是和理工毫不相干的商学院,占据了五层楼,看来现在在世界各国的高校里,商科都是显学!
因为时间紧张,未曾深入探访,略有些失敬了。
再往下,我才真正理解这条路为什么叫博物馆路。因为还没准备好,博物馆就接踵而来了。
科技博物馆就在手边,本不在艺术之旅的计划之列,但科学和艺术,时常也有些奇异的关联,尤其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如达·芬奇、丢勒等人,也是出名的科学家,倒不妨一观。
有许多我都不明所以然,各位不妨帮忙辨认
科技博物馆的展览空间并不宽,但特别深,一直向里走,似乎总也走不到头,也不知是不是想通过这样的空间来告诉我们科学的无止境。
藏品展示大概是以时间为轴的,不过远比不得中国早在千年前就有丰富的科学发明,英国的科技起步是要晚得多的,博物馆里最集中的藏品,主要是18世纪工业革命前后的发明。
虽然看不太懂,但突然觉得一阵熟悉,似乎在中学历史课本中见过,讲到工业革命,正是以生产工具的革新为开端。一眼望去,什么蒸汽机车、轮船、纺织机等等,瞬间就变得亲切了许多。
我是机械的门外汉,无法参透其中的奥妙,但仅这一观,却让我惊叹于机械之美,当然也看到人类为了挑战自身极限而费尽的心力。
作为工业革命的发端之地,许多工业革命史上的“第一次”都由英国完成,比如史蒂芬森的蒸汽机、织布机、收割机等等,这些简单的机械已颇能见到现代机械的模样了。
当然还有各种早期的舰船、机车,真是一部工业革命的开篇巨作!大不列颠,因工业革命而成其大啊!
正是在这些机器的轰鸣和推动中,英国的步子越走越快,一跃成为世界的老大,所以这些立下汗马功劳的机械功成身退,在这里获得了无上的礼遇。
科学博物馆再往下,紧挨着的是地质博物馆。科学博物馆已经是艺术行程上的插曲,地质博物馆却实在是连见缝插针探头一望的时间都没有了。
唉,要放弃的还不止这一处。
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把守着展览路的东头,而西头,则雄踞着自然历史博物馆。
我们已经望见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宏伟外观,深得古典主义建筑的菁华,宏阔繁复,这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品位。
不过,对于这个欧洲最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我们还是只能忍痛放弃,对于我们“密不透风”的行程来说,除了参观艺术,实在不能再有其他。
这是一位小伙伴不辞辛苦地排队才得以入内的自然历史博物馆,我真是有点后悔没有抽点时间进去一观,这样的建筑空间已经让我充满好奇了。博物馆奇妙夜,是很容易在这样的地方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