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花布,时尚圈的乱入者
大家八卦的兴趣由脸大大转向了行头,于是在MET
BALL的热潮尚未完全消退之时,戛纳又引发了新一轮的口水,焦点就是东北大花布的“高端定制”,尤其是有许多报道“盛赞”它“力压”了范冰冰的礼服,大概是为这些年红毯上被范力压的众多服装出了一口恶气吧,颇有快意恩仇的酣畅之感。
不过,即使这一身大花布再”力压“,再吸引目光,哪怕是西方媒体的目光,其中的惊艳和礼赞也应该是稀缺的。
这样的服装,实在是与时尚完全不沾边,只能算是一个惊慌失措的乱入者。
当然,错并不在大花布本身。
只就服装本身而论,最起码的要求是布料的材质、花色等等与服装的结构、风格达到高度一致,东北大花布所属的语境与这一身袒胸拖尾长礼服裙所需要的语境之间的距离,比整个红毯的长度还要长得多,真是东北与戛纳的距离了。东北大花布需要的粗犷和质朴与这身设计的谨小慎微亦步亦趋之间混搭得实在离奇,所以才在红毯上如此“吸引人”。
有人评价这是最接地气的中国风,说“接地气”勉强还算是善意的揶揄,要说是“中国风”,那真是误解太深了。“中国风”的重点在“风”字,其中包含了一种对中国精神深刻的提炼和对中国元素进行的设计性转译,是风格和风骨上的中国,而不是表面上的中国。刚刚过去的MET
BALL就用最成功和不成功的例子再一次深刻解释了中国风。范冰冰应该算是时尚圈中对”中国风“理解最到位的明星,无论人们对她曾经的龙袍装、仙鹤装、瓷器装是毁是誉,多半出于对她个人的好恶,而这些服装本身对于”中国风“的阐释是没有人能够否定的。这样的礼服与东北大花布的礼服之间,最根本的差距在于前者对中国元素融入了设计的提炼和思考,进行了一种语汇的转译,这种转译才是服装真正的灵魂,也是服装能够上升到艺术境界的根本原因。如果缺少了这样的转译,要么只有博物馆里的真龙袍能算是中国风,要么就是过去结婚的龙凤呈祥、花开富贵的缎子被面最中国。所以,东北大花布礼服当中由于缺少了这样的升华,就缺失了服装设计中的灵魂所在,无论多么华丽繁复,和时尚真是不沾边。
http://s4/mw690/001xeHdOzy6Shworc0r33&690
http://s14/mw690/001xeHdOzy6ShwroERDcd&690
http://s10/mw690/001xeHdOzy6Shwws3l789&690
http://s5/mw690/001xeHdOzy6Shwpx88Y14&690
那么,东北大花布就没有资格进入时尚圈吗?
当然太有资格了!想要进入时尚圈,它需要的是一种态度。
前一阵中国国际时装周上,东北大花布的走秀真是彻头彻尾的时尚。通过棉袄棉裤式的设计东北大花布被还原到了布料的原生场景,使得附着其上的整个文化记忆与文化情感得以复苏。关键还在于设计师通过花布面具以及全新的服装结构赋予了花布一种新的理念和思想,东北式的粗犷与幽默正在这种信手拈来并且稍带有小小恶作剧式的呈现方式上鲜活起来,于是,花布就获得了新的生命力,不再是一种过时的、沉寂的、只与乡土相关的符号,而是一种真正与当下生活发生深刻关联的文化,它能够引发现代人的复杂情绪。哪怕只引发我们开怀一笑,也正因这一笑使它便进入了时尚的范畴,成为了时尚的语汇。所以,因为有了想法和态度,东北大花布就这样时尚起来。
最后那位78岁的老爷爷一袭花裤出场时,你是不是被惊艳到了?实在是太时尚了。
http://s11/mw690/001xeHdOzy6Shwzg9dg4a&690
http://s9/mw690/001xeHdOzy6Shwzu32w28&690
http://s13/mw690/001xeHdOzy6ShwA0r9O4c&690
http://s10/mw690/001xeHdOzy6ShwEU8UVe9&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