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未来三年:中小型乳企生死年

(2014-04-29 12:28:16)
标签:

财经

    这里讲的乳企,特指液态奶企业。

    我在五年前多次撰文和演讲,期望中国的中小型乳企能够摆脱2003年-2008年以产品竞争为主导的竞争格局,转向以品牌竞争为核心的防御。这其中的原因,是因为产品竞争的核心是价格战,品牌竞争的核心是价值战。而在2008年价格战因为三聚氰胺停滞后,行业整合没有完成,价格战自然还会卷土重来。

    五年前,伊利、蒙牛、光明等第一阵营的乳企遭遇危机,在2009-2014年漫长的疗伤中,我们看看中小企业大多数都做了什么:第一,涨价。大多数企业涨价纯粹是因为竞争压力减少,或者是成本压力。这个无可厚非。问题是,价格和品牌之间有着关系,你涨价后做品牌了吗?怎么做的?估计少有企业能够回答;第二,出新产品。这是很多中小企业最关心的问题。有企业曾经和我们合作,第一句问的就是,普天盛道能给我们出多少新品。我笑了:“不用出新品,销量增长更快。”他满脸狐疑。这就是现实情况。在中小企业中,没有战略竞争新品策略,除了抄来抄去,还有什么。和10年前质疑UHT奶一样,光明的莫斯利安在一片质疑中,成了光明和伊利、蒙牛对抗的战略产品,估计2014年销量在60-70亿左右。朋友们,请问,一旦大规模战役到来,你有类似的战略品类区隔吗?第三,构建送奶上户体系。在超市、便利店雨后春笋般的普及的情况下,送奶上户能阻止竞争对手?这个在过去因为企业冷链缺乏、消费者家中冰箱没有普及的产物,在过去五年还被不少企业热捧。大家看看北京三元,这个全国送奶上户做的最好的企业阻挡住了伊利、蒙牛的步伐了吗?在看看中国南部几家送奶上户的企业,有一家做大做强了吗?

    五年过去了,2014年,中国乳业进一步恢复了平静,可在我看来,这是大战前的平静。

    你想想,这五年伊利、蒙牛、光明等企业做了什么?第一:奶源。这五年这些企业都在奶源上做了巨大的调整和投入;第二:战略品类。蒙牛吃下了君乐宝、雅士利,牢牢占据酸奶和奶粉的主动。光明则构筑了莫斯利安,抓住了常温酸奶这个新品类的战绩。第三:国际化。三家企业都走出国门,要么在奶源,要么在产品、技术上获得国际资源整合。第四:品牌重塑。摆脱2008年的阴霾,蒙牛、伊利、光明的品牌到今天再次达到认知度最高峰。

    五年很短,也很长。

    五年后的今天,针对没有品牌力的企业,伊利、蒙牛会空前的合作,再次上演前后夹击的战略,不需要更高的战术,仅仅价格战就会再次撕破当前的很多中小企业。

    2009年,有国内一家中型企业的老板和我座谈,看到这个老兄在战略上执迷不悟,我说,咱们来一场“墨攻”推演如何。我代表伊利、蒙牛,咱们在你的市场打一仗。最后,这个老兄败下阵来,说了句实话:“如果像你说的,只在我的利润产品开打价格战,我也只能支撑3、4个月,就得亏损。”我说,更厉害的招法还没有使出来呢?其实,伊利蒙牛完全还可以在渠道上做点动作。正面、后面齐动手,你能撑多久。

    很多人说,伊利、蒙牛不会这么干?我问为什么?到现在,也没有人能回答得了。伊利是虎,蒙牛是狼。这两家企业吃了五年的草,你就以为他们成了羊了吗?

    过去五年,伊利蒙牛纷纷进入400亿级别的企业。我们从蒙牛并购雅士利可以看到,大企业的销量增幅其实已经很难。过去通过提升价格和深挖渠道,就可以将乳液的增量大部分拿下,现在不行了。不行了就得吃肉。那么吃谁的肉呢?

    如果我给这两个企业订战略,我会选择两个方向:一方面是选择老弱病残下手;一方面是选择外强中干的下手。大家还记得君乐宝为什么要和蒙牛合作吧。那就是先例。那时候君乐宝20多亿。可以说,当前20多亿,已经5年没有太大变化的企业要注意了。你的无能可能是招致挨打的直接原因。另外,那些有问题的企业,尽早考虑一下出路为好。

    有很多人给我说,我们是做鲜奶的,那是未来趋势。我告诉他:“未来是什么?未来是站在理想者的尸体上的,理想者不死,未来没有曙光。趋势是什么?趋势是给强者和智者准备的食物。在对趋势的争夺中,往往是败下一片,赢家一二。”

    历史总是轮回。光明在推新鲜的过程中,遭遇了草原双雄,最终明白了竞争的内涵,这才有了莫斯利安。而国内更多的中小企业还在漠视竞争。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无视残酷的现实。

    想想,也有一点悲怆。

    最近有不少人咨询液态奶酸奶的未来格局,我写下此文,算是一个交代。祝福每一家即将进入火热的战斗中的企业。(雷永军:2014年4月29日于北京)

 

   欢迎朋友们关注普天盛道的微信号:prospertao,有更好观点和您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