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胡霄云的认识是偶然,但似乎又存在着必然。
那是在《乳品与人类》杂志举办“中国乳业最受尊重的十大企业家”的论坛,作为这个杂志的总策划,我和胡礼节性的握手、谈笑,但能明显感受到的是:和乳品企业其他企业家相比,胡是个另类--儒雅的举止、深邃的眼神、谨慎的观点……
就是这个偶然的会面,促成了我们的忘年之交。
之后,我在一个细雨蒙蒙的暮春接受了阳光乳业集团总经理喻宜阳的邀请,飞往了南昌,去了一趟江西阳光乳业集团。这个和江西印钞厂彼邻的乳品企业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兴趣,其经营模式和用人方法均显奇特,我因此断定,胡在乳业不会是池中之物。
就在我在阳光参观考察并和胡霄云乱侃乳业群雄的时候,与南昌仅仅3个小时车程的福建南平,长富乳业却遭遇了历史上最大的挑战。这个曾经意气风发的企业本身想认真做好乳业,却不料在行业无序的情况下,常温奶决策成了失误、奶牛的决策也成了失误、在加上内蒙投资的失败,产品大量积压,已经溃不成军……
当时的阳光和胡霄云还没有这个胃口,因为那个时候的长富还是一只华南的虎。然而,冥冥中老天注定要让长富和阳光成为兄弟。
再次和胡的见面是在北京。
因为业务繁忙没有时间去天津参加“中国乳业大会”,胡绕道北京,我们在一家酒店见面了。胡是个爽快人,一见面就给我提问题:你说说,在原料奶涨价的情况下,我们这些乳品企业应该怎么做??
过了大概1个月,我才回答了胡霄云的这个问题。在和三鹿、三元等企业的交流中,原料奶的涨价已经成了必然趋势。远在大洋彼岸的新西兰和澳洲的旱灾还在扩大和延伸,这个蝴蝶效应虽然晚了一年多才传到中国,但是已经成了不可扭转的趋势,而且来势汹涌。我一直认为,最早关注到这个可能改变乳品竞争格局的信号,恐怕还是胡霄云这样的企业家。
中国的原奶从1.6上涨到了2.8,个别地方甚至上涨到了3.2,这最终导致依靠购买国内外低档奶粉还原做液奶的低成本扩张的企业的优势将没有了,也就是说中国乳业坏企业和好企业在今天才真正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了。发改委本来气势汹汹地要问“南京宣言”的罪过,但是最后还是发布了“这是乳业内部的自律行为”。乳业人人都知道,发改委已经让猪肉和方便面搞的晕头转向,如果牛奶再出问题,那估计会将中国通货膨胀的盖子彻底揭开了。
时势造英雄!
就在大家谈论猪肉和方便面的时候,胡霄云蜷伏在被一片竹林环保的办公室里,喝着普洱茶和他的将士们探讨阳光的未来。和这个清静的办公室一墙之隔的就是会议室的热火朝天,十一黄金周前,没有形成什么实质性的决议,但是军心却异常高涨!
对事业型的男人来说,黄金周假期无疑是难挨的!干什么?胡霄云和爱将喻宜阳驱车南平,一方面为了打发时光,一方面想看看自己的兄弟长富有什么打算。这个看似无意的串亲戚,却最终促成中国乳业历史上最有价值的一次重组!
面对阳光的到来,南平人体现了自己最大的热情。两个多年在前沿和伊利蒙牛战斗的兄弟见面,自然话很投机。这时的长富已经将自己产能的90%给伊利加工,本想通过给伊利加工让伊利兼并最终获得一个稳定的收益,但是和伊利合作了3年,伊利似乎只有推辞,这最终造成了2006年长富16个农场的关闭,长富人心很痛。长富董事长陈总甚至亲赴蒙牛,可是牛根生却没有应承。这时候,家底殷实的阳光到来,对长富来说,显然是一个机会。
盛华永道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全线介入,协助阳光和长富,规划阳光长富的未来。和其他企业家不同的是,胡霄云看到了奶源涨价的长期性;和其他企业家不同的是,胡霄云知道快速制胜的道理。和其他企业不同的是,艰难中的长富有了战略方向;和其他企业不同的是,长富选择的依然是发展的道路。
盛华永道的战略调研报告提交给胡霄云后,胡第二天就亲赴南平,这个牵动南平市政府和长富的双赢谈判很快就取得了突破性。10月26日,在政府的协调下,阳光长富的重组大幕拉开了,双方很快成立公司在邻长富厂房的地方建设阳光长富奶粉项目,先期投资数千万。
没有几天,统一来了、伊利来了、蒙牛来了、光明来了……在短短的十天时间,有十几家国内外的企业和资本来到长富,大家希望和长富沟通,但是时势已转,机会不再!
当伊利拿着新的重组方案去南平的时候,当阳光长富的新项目热火朝天的时候,我撂下了笔,喝了一杯从南平购回的铁观音。
我们又要为阳光长富的发展思考了!等待我们的是更加细致的有关企业战略、营销和品牌的事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