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日心得2023年2月19日

(2023-02-19 06:41:12)
标签:

读经心得

分类: 每日心得

经文:“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具足无量行愿(2),安住一切功德法中。游步十方,行权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愿(3)于无量世界成等正觉。”

注:永远要记住这两句经文,就是这么看似简单的两句话,已经道尽修大乘净土一乘道佛法究竟。从“愿”(发愿)始,终归于“愿”(行愿、满愿)。这段文就是在说净土大乘一乘道,也是最胜之道。

在说这两个“愿”之前,先试解一下经文中的另外几个字。“咸”字,下面加一个“心”字为“感”,“众生有感,佛菩萨必有应”,同理众生有感,众魔也有应。“感应道交,不可思议”怎么解?就是什么样的心对应生什么样的相,这是自然规律、客观规律,非我们的思与议所能企及!

我们当下所处的境界相,人事环境、物质环境、自然环境好不好?这都是我们的自心所现。“不可思议”是不以人的意志,不以我愿意不愿意为转移,它法尔如是。

“咸”的本意是:全,都的意思。“感”就是全心、满心都是的意思。

我们凡夫的心总在不停地乱动,满心都是世法得失,贪嗔痴慢疑,妄想分别执着,自然“感”来无尽的烦恼和六道轮回。菩萨的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自然“感”来了极乐净土。

再往深说一步,我们的贪嗔痴慢疑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因为这个“我”,如果没有“我”就断了生贪嗔痴慢疑的根了,当下证入法身大士(菩萨摩诃萨)的境界。断这个根很难,从把“我”看淡开始修,直到把“我”修成如茫茫宇宙间的一粒微不足道的微尘,这粒微尘与一切众生(也是一粒粒的微尘)都是平等的,无有高下,到那时菩萨境界现前。

“咸共遵修”就是说受持此经的同修都要学习“普贤”菩萨,发大愿,作愿王。世尊的诸大弟子中,唯有普贤菩萨是修“行愿”的,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这部经所讲的核心就是“行愿”(一乘道)发无上正觉之心和发无上菩提之心。

我读此经不到一千部,就能看到整部经文的真实义,就是一个“愿”字。“愿”是原来的那个心,就是“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就是真心、自性、真如、如来……。发愿就是,收拾打包我们所有的妄想分别执着,我们的贪嗔痴慢疑(所有的意识心),全部放下——回归自性,见自性如来。

 

到今天我诵经已经快七千满部,试解经文第十三遍写了超过一百万字,如果用字数来总结此经就是:

用一个字是“愿”,用三个字是“无量觉”,用四个字是“阿弥陀佛”(即无量觉),用十个字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用280个字是《弥陀心经》,用两千个字就是弥陀四十八愿愿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