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日心得2023年1月16日

(2023-01-16 07:06:28)
标签:

读经心得

分类: 每日心得

受菩提记第四十四,这里用的是“受”,而不是这个“授”。我们受持此经,当下能感觉到我们已经“受菩提记”了吗?如果已经能感觉到确定已经“受菩提记”,就请大家对照一下下面的经文,自我验证一下吧。

在试解这品经文之前,我们再回顾一下上一品经文,我们是不是已经在作阿弥陀佛的“第一弟子”,是不是已经坚定信心唯“求此法门”了?(上一品最后一句经文:是故汝等应求此法)

我们天天受持此经,可不是读一读、背一背这么简单,而是要把此经所说的微妙法(即发无上正觉之心,一向专志庄严妙土)“行”出来,“行”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完整的一部无量寿经。

我先串一遍经文:

若于来世,乃至正法灭时,当有众生(我们有分),植诸善本(这个善本即是指此经,这部《无量寿经》会集本),已曾供养无量诸佛(这里的诸佛,不单单指大修行者,大善知识,古圣先贤们,也包括尽虚空遍法界的芸芸众生。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由彼如来(这个“彼如来”不在外面,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在我们每个当下的起心动念处,那个能“念”的就是彼如来,念就是在结法缘、道缘)加威力故,能得如是广大法门(指的就是此经说宣说的法)。摄取受持,当获广大一切智智(即是指佛智、无量智)。于彼法中广大胜解(这是告诉我们,在听法、说法,依教奉行的过程中就可以得广大胜解,也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获大欢喜(因闻法而心得开明)。广为他说,常乐修行(这是真正已“闻”到佛法的状态,是欢喜、是要“广为他说”,是要“常乐修行”)。那现在我们都自我对照一下,我们已经“闻”了吗?

接下来我再一句一句地详解。“植诸善本”,这里没有说“种”而是“植”,我们有没有参加过植树活动?就是把预备好的树苗,栽入已经挖好的树坑里,再把土填上。我们从这里面有没有看出什么端倪?那个树苗是什么时候预备的?答案是我们累世今生所孕育的树苗。我们受持此经的同修们,都不是这一世才与阿弥陀佛结的缘,发的无上菩提之心,“植诸善本”,而是生生世世常识宿命都在不间断地发无上菩提之心,“植诸善本”,待到这一世,我们又遇到了此经,我们在这一生成佛的机缘已经来了。上一品告诉我们“于此经中生导师想”,我们只要受持此经,不离开此经,依教奉行,“必成正觉”!

“已曾供养无数诸佛”,我们每天无论在做什么事,能感觉到我们是在供养诸佛吗?我很多年前就能体会到,我去菜市场买菜,我买谁的菜,就是在向谁“布施”,我买了谁的菜,谁就能“活”(他挣到钱了,就能活下去)。再往后,我觉得钱的多少是“假的”,如果我能买到新鲜的菜,这是在告诉我,我有福报享用新鲜的蔬菜,那么如果我发现买回家的土豆烂了一半,说明我的福报不够,是我自己的问题,是我自己的心现所现,而不是买菜的人的问题。“万法皆空,但是因果不空”,但凡我们遇到了什么被误解、被冤枉的事,都离不开因果,生命是一种回声,都是自作自受,怨不得别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