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心得2022年12月29日
(2022-12-29 01:41:42)
标签:
读经心得 |
分类: 每日心得 |
如贫得宝第三十七,那些闻佛说法“重重诲勉”的弥勒菩萨们,依教奉行,必然能体会到如贫得宝是什么滋味。
汝等广植德本,勿犯道禁。忍辱精进,慈心专一。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
这句经文的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如果再深入,就会发现“不简单”!这个当下“广植德本”“慈心专一”“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难道还有比西方极乐世界更殊胜的地方吗?还真有!
所以者何?彼佛国土,皆积德众善,无毫发之恶。于此修善十日十夜,胜于他方诸佛国中,为善千岁。所以者何?他方佛国,福德自然,无造恶之地。唯此世间,善少恶多。饮苦食毒,未尝宁息。
吾哀汝等,苦心诲喻,授与经法。悉持思之,悉奉行之。尊卑、男女、眷属、朋友,转相教语。自相约检,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所作如犯,则自悔过。去恶就善,朝闻夕改。奉持经戒,如贫得宝。改往修来,洒心易行。自然感降,所愿辄得。
“奉持经戒,如贫得宝”此经即是宝,受持此经所应持之戒为何?——悉持思之,悉奉行之。换句话即是要一门深入,常时熏修,这就是“奉持经戒”。
“改往修来,洗心易行”这是如贫得宝者的自然反应。很多修行人都认为习气太可怕,太难改了,我可不这么认为。这就好比我们曾经天天玩铜币,忽然有一天见到了一块金币,也知道金币比铜币贵重太多了,我们还会天天看着金币不动心,却围着铜币不肯离开吗?这是理智的人的自然选择。我们为什么做不到一门深入,常时熏修,还不是没有明了此经是“诸佛如来无上之法,十力无畏,无碍无著”吗?
我的体会是,听经不如诵经,诵经不如讲经。讲经即是行法布施,得聪明才智,我们再看“宝幢菩萨”的后面是“智上菩萨”,这说明什么?无上智是通过讲经说法得到的。学佛的人,不发愿讲经说法,演说正法,不是真学佛人。
净土是难信之法,无论是持名念佛还是一门深入受持此经,最难的就是信。信的标准是能做到,如果做不到就不是真信。
佛所行处,国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这是“佛”的行持,也是我们未来圆满成就时所现的境界相。我们是否成佛,不是我们自己说了算,而是“天”说了算。当我们的心,能现出“国邑丘聚,靡不蒙化”,“能令无量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时候,我们即是活着的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