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日心得2022年12月8日

(2022-12-08 06:55:11)
标签:

读经心得

分类: 每日心得

歌叹佛德第二十七,接下来我们看看那些已经往生极乐世界的菩萨众是如何“歌叹佛德”的。

佛语阿难:彼国菩萨,承佛威神,于一食顷,复往十方无边净刹,供养诸佛。华香幢幡,供养之具,应念即至,皆现手中。珍妙殊特,非世所有。以奉诸佛,及菩萨众。

怎么回事?“彼国菩萨”不是去供养阿弥陀佛,而是“往复十方无量佛刹,供养诸佛”!这里面又有玄妙了。我通常都去哪里“供养诸佛”呢?去寺院里供养大雄宝殿中的诸佛吗?佛是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我们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人吗?什么心现什么相,如果我们真的在生活中见过活着的佛,说明我们的心中真的有佛,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见过活着的菩萨,说明我们的心中真的有菩萨。

还是举个例子,我们小时候都听过一个叫“狼来了”的故事吧,那个撒谎小孩最后被狼吃了,我想他在死之前一定是觉悟了,知道说谎话害了自己,这是自觉。别的小孩子听了这个故事,也知道撒谎是害人害己,这是觉他。这个撒谎小孩以他的生命唤醒了自他的觉悟,这就是觉行圆满。这个撒谎小孩是佛吗?!只是我们要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敬畏心,多一些真诚心,以清净心来观世间一切万法,我们就会发现,原来一切众生都在“演说正法”,都在“今现在说法”,都是佛。

我们有没有发现,此时的“其”所散华,为什么要“合为一华”,这是在告诉我们要“一门深入,常时熏修”,要“一以贯之”,要“万法归一”。又为什么要“华皆向下”不是向上,下面有什么?刘有生老师说过:高处有险,低处有道。《道德经》云:“人法地(向下)、地法天(再向上)、天法道(才从有到无)、道法自然(再从无到有)”。我们学佛,积功累德,要“笃行”,“非博学无以致远,非笃行无以明志”。

“华盖”用在此处,与第十品中的“以华盖上佛已”有什么不同?此处所说的“华盖”是指菩萨的心量,而第十品中所说的“华盖”是指供佛之物。我们从中能够联想到什么?“闻佛说法”要打开我们的心量啊。老法师讲经时常说,如果我们的心量大,能超越六道轮回,我们就已经出离六道,如果我们的心量大,超越了十法界,我们就已经出离了十法界。我们当下的心量,能超越六道(彻底放下执着),能超越十法界(彻底放下分别)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