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日心得2022年12月2日

(2022-12-02 03:08:04)
标签:

读经心得

分类: 每日心得

复次阿难:若有众生欲生彼国,虽不能大精进禅定,尽持经戒,要当作善。所谓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欲。四不妄言。五不绮语。六不恶口。七不两舌。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

第二个往生正因。我们在现世间,见过“不贪、不嗔、不痴”的人吗?我见过,老菩萨就是这样的人,在她的心里不但已经没有了贪嗔痴,连妄想都没有了。

什么是“作善”?这个“作善”与“做善”可不一样!“有意为善不奖,无意为善才是真善”,我们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前者“有意为善”即是在“做善”,后者“无意为善”即是“作善”,“人之初,性本善”的善。

我们学佛,那个“做善”的心也是妄心,也是染污。这可怎么办?放下“有意为善”的心(这是在外求,还是一个着相的心),深入经教,发“愿解如来真实义”的心,“读经千遍,其义自见”,“入佛知见”,“自得心开”,“不由他悟”(这是内求,修内观的过程,是得微妙法)。

如是昼夜思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种种功德、种种庄严。志心归依,顶礼供养。

“昼夜思惟”这是真的把阿弥陀佛(自性觉,无量觉)放在心上了,真正“归一”阿弥陀佛的状态。“种种功德、种种庄严”是在“昼夜思惟”的状态下自然而然得到的,这是自性觉起用。我们学佛要先“闻佛说法”,“入佛知见”,不能以自己的知见为准,用自己的知见来解释佛经。为什么很多读经、念佛的人会退心,甚至会越修越执着,越不招人待见?就是因为他们“闻佛说法”(听经)的时间太少,没有真正“入佛知见”,都是在以自己的知见在盲修瞎练。

真正的学佛人,先要破五见,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和邪见,证小乘须陀洹果。我们读到这里,心里有没有一些体会,凡是还有善恶、是非对错的心的人,“边见”没有破;凡是还有贪生怕死的心的人,“身见”没破;凡是还有与现实对抗的心的人,“见取见,戒取见”没破;凡是还对此经有怀疑的人,邪见没破。我们能看到自己与佛的差距了吗。

是人临终,不惊不怖,心不颠倒。即得往生彼佛国土。

我们是否知道,能做到“临终,不惊不怖,心不颠倒”有多难吗?有机会应该多去看看临终前的念佛人,看看他们是如何在用自己的生命去诠释“临终,不惊不怖,心不颠倒”,“往生彼佛国土”的。

我们真的想见吗?一切万法,“唯心所现”(究竟真理),只要我们真的想见,就一定能见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