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心得2022年11月24日
(2022-11-24 05:06:28)
标签:
读经心得 |
分类: 每日心得 |
德风华雨第二十,“德”是自性德,“风”是业力,“华雨”是自性所现的本自依正庄严的十法界(道法自然,法尔如是)。如果我们放下分别执着,以自性觉去“观”一切万法,所见到的是“每一片雪花,都落在它应该落的地方”。我们的烦恼的起因是“无明”,因有“无明”故心生一念,这就是无中生有。
其佛国土,每于食时,自然德风徐起,吹诸罗网,及众宝树,出微妙音,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流布万种温雅德香。
这是在描述十法界依正庄严,一切万物,一切众生都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我们见到了吗?我们看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我们能留住秋天吗?这个“留”的念头就是苦,秋天总是会过去,这就是“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这就是“微妙法”了。当我们能做到“道法自然”,顺应四时寒暑,并能乐在其中的时候,就是已经拥有接受“无常”,“无我”(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的智慧,这可是“无相智慧”,“真实功德”啊。
其有闻者,尘劳垢习,自然不起。风触其身,安和调适,犹如比丘得灭尽定。
我们起心动念即是烦恼,包括无明烦恼、尘沙烦恼和见思烦恼,烦恼的因是“识”(无明)而生,转识成智即证菩提。“无明”是障碍,也是挂碍,超越无明,或者说“灭度”即是转识成智。我们能否通过这句话找到重点?烦恼本身不是问题的关键,那个让我们生烦恼的因,也就是“无明”才是关键。
我们受持此经的过程中,能看到我们的“无明”吗?还是举个例子,我们有没有担心(介意)过自己撒谎了?这个撒谎本身不是烦恼,那个因撒谎而导致我们内心的恐惧的因才是我们要关注的东西,那就是“无明”,那个认为撒谎是错的观念或者说认知才是关键。我们当下“即自思惟”一下,撒谎是错的这个观念对不对?至少不能说全对,有的场合就不能实话实说,特别是在面对心理承受能力差的那部分人群时。
复吹七宝林树,飘华成聚。种种色光,遍满佛土。随色次第,而不杂乱。柔软光洁,如兜罗绵。足履其上,没深四指。随足举已,还复如初。过食时后,其华自没。大地清净,更雨新华。随其时节,还复周遍。与前无异,如是六反。
这是在修“观法如化,三昧常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