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心得2022年10月27日
(2022-10-27 06:16:58)
标签:
读经心得 |
分类: 每日心得 |
世间自在王佛,即为法藏而说经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
六祖慧能法师说“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世间自在王佛说“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人啊,不会发愿,这个心就会被“一己之私”掌控,被“妄想分别执着”缠绕,生生世世在六道中轮回,无有出期。那么有朝一日如法藏比丘,也发出真实大愿,这个愿就是一粒“无上金刚菩提种子”,机缘一到就会生根、发愿、开花、结果。
汝自思惟,修何方便,而能成就佛刹庄严。如所修行,汝自当知。清净佛国,汝应自摄。
佛是觉者,先自觉,而后觉他,进而觉行圆满。我们学佛也是一样,要从“自”心开始修,“即自思惟”,“心得开明”“不由他悟”,“积功累德”“圆满成就”这样一步步走来。老法师总说净土法门是他力法门,但是也说“自他不二”,哪个说的对?都对。对于还没有“入佛知见”的初学者,要强调“他力法门”,对于已经“入佛知见”的人,要强调“自他不二”。
我们一门深入受持此经,日子久了,自然而然能做到渐渐离“一切相”,观我们的起心动念处,照世间万法的理事因果。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本来是佛”,我们的“自性本觉”,“不由他悟”。还是打个比喻,我们坐在高铁上看窗外的景色,心会往外跑,如果我们同样坐在高铁上闭上眼睛,我们能看到什么?看到我们在想心事,能看到我们的妄想纷飞,还有分别的心,执着的心,对!这就是在“回向”,在观我们的起心动念处,能观清楚我们都在想些什么吗?如果我们的心不清净,就观不到。如果能观清楚,这就是真功夫!就是在这里“即自思惟”,这就是修微妙法的地方。观清楚,观明白了自然放下,等我们的功夫深了,即便是睁着眼睛(不被外相牵引,心念住于“一处”如如不动),照样可以“即自思惟”,可以修微妙法。
是外面的境界相重要,还是守住我们的心更重要?应该从观心开始,再照一切万法,度一切苦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