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日心得2022年9月17日

(2022-09-17 06:14:38)
标签:

读经心得

分类: 每日心得

惑尽见佛第四十一,受持此经的人,至少是大乘根器,或者是修一乘道的根器,对于这些当机者,“惑”是见佛(即证无量觉)最大的障碍。如果我们能做到坚持读诵、受持此经超过十年,我们就一定是修大乘,甚至修一乘道的法器。受持此经,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者即是真正的修大乘者。已经往生极乐世界者,其所证果位相当于已经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法身大士,菩萨摩诃萨。

譬如转轮圣王,有七宝狱。王子得罪,禁闭其中。层楼绮殿,宝帐金床。栏窗榻座,妙饰奇珍。饮食衣服,如转轮王。而以金锁系其两足。诸小王子宁乐此不?慈氏白言:不也世尊,彼幽絷时,心不自在。但以种种方便,欲求出离。求诸近臣,终不从心。轮王欢喜,方得解脱。

我曾经在此地被“卡住”很长时间,世尊为什么要用“转轮王”和其“王子”作比喻,后来明白了,因为父母表“孝亲尊师”,“孝亲尊师”是人根,也是成佛的根。我们一日不成佛,我们的孝道就还没有达到究竟圆满。

“孝”是情吗?是惯着长辈吗?肯定不是!“孝”是敦伦尽分,把我们应当做到的都做到,做圆满。孝的四个境界,孝父母的身,孝父母的心(不让父母为我们操心),孝父母的智,孝父母的慧,其中可没有孝父母的贪嗔痴,无原则地惯着父母的欲望与贪婪。

佛告弥勒:此诸众生,亦复如是。若有堕于疑悔,希求佛智,至广大智。于自善根,不能生信。由闻佛名起信心故,虽生彼国,于莲华中不得出现。彼处华胎,犹如园苑宫殿之想。何以故?彼中清净,无诸秽恶,然于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得供养奉事诸佛。远离一切殊胜善根。以此为苦,不生欣乐。

无论是生边地疑城,还是“虽生彼国,于莲花中不得出现(华胎)”皆是因疑惑所致。如果我们当下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还有疑惑,我们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愿还不够恳切,还对世法有诸多的挂碍,就要在听老法师讲《科注2014》上多下功夫,看破世法,看破情执,看破六道轮回之苦,生大出离心。身心被困即是苦,生大出离心即是离苦,离苦即是得常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