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心得2022.7.12
(2022-07-12 06:06:41)
标签:
读经心得 |
分类: 每日心得 |
于诸有情,常怀慈忍,和颜爱语,劝谕策进。恭敬三宝,奉事师长。无有虚伪谄曲之心。庄严众行,轨范具足。观法如化,三昧常寂。
“于诸有情,常怀慈忍,和颜爱语,劝谕策进”是积功累德的相,因为此时的法藏比丘已经证得“众生一体”,“自他不二”。
“观法如化,三昧常寂”是此刻法藏菩萨的修行境界。“观”是真心自性,是自性觉起用,而非妄心在做主。“化”是幻化,是当体即空,是无所有,毕竟空。这里需要提前大家注意,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是浅说,如果深说,究竟说即是“当体即空,了不可得”。
“三昧常寂”是入大寂定。我们的凡夫心离不开妄想分别执着,我们所想、所思皆是怨恨恼怒烦,贪嗔痴慢疑。六道轮回的境界相都是我们自心变现的,与任何人,任何事无关。
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所有国城、聚落、眷属、珍宝,都无所著。恒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众生,住于无上真正之道。
由成如是诸善根故,所生之处,无量宝藏,自然发应。或为长者、居士、豪姓尊贵;或为刹利国王、转轮圣帝;或为六欲天主,乃至梵王。于诸佛所,尊重供养,未曾间断。
如是功德说不能尽。身口常出无量妙香,犹如栴檀、优钵罗华。其香普熏无量世界。随所生处,色相端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悉皆具足。
这些经文又是在说法藏菩萨修行过程中的境界相,等到我们修行达到了这个境界,法藏菩萨所见到的一切境界相,都会一一在我们眼前呈现。
手中常出无尽之宝,庄严之具,一切所须,最上之物,利乐有情。
“最上之物”非此经莫属!
由是因缘,能令无量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个“因缘”说的即是帮助众生与此经结法缘,与阿弥陀佛(自性觉)结道缘,与西方极乐世界结善缘,最终的目标是“一切皆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