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日心得2022.6.20

(2022-06-20 05:31:59)
标签:

读经心得

分类: 每日心得

至心精进第五

上段承上启下。上品中以偈表愿,今文中乃以长行白言,“已发无上正觉之心”。盖入到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

这句话重要吗?修一乘道,没有比“发无上正觉之心”更重要的事了!

我最近发现一个问题,真正受持此经的人,他所发的愿心,与法藏比丘是一模一样的。如果不一样,那我们就要认真思惟一下,我们是不是已经开悟,已经悟入此经了。

如果还没有开悟、悟入此经,“至心精进”这一品就读不懂,更做不到。

我发现身边大多数学佛的人都不爱读经,更不爱读《大经解》,《大经科注》,一说到修行就是每天佛号多少万声,诵经多少部,再一问经中都说了一些什么,就大眼瞪小眼了。

我开始受持读诵此经时(2016年),就依据此经第四品到第十品经文,写了一篇缩写文章,题目叫《阿弥陀佛成佛的故事》,大概用了不到800字。我当时就想,我以后无论到哪里,就专讲《阿弥陀佛成佛的故事》。

我们试问自己,现在放下经本,能把阿弥陀佛成佛的故事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吗?就像我们学习英语口语,表演情景对话一样。

在我们合上书本,娓娓道来,用我们平时说话的语言讲(复述)《阿弥陀佛成佛的故事》的时候,我们就是在体验“(我已)得佛清净声,法音普及无边界”。这种修行方法,比诵经、念佛更殊胜。

“取愿作佛,悉令如佛”,这句经文有没有经常在我们心中回荡。如果已经有了,那么“愿佛为我广宣经法,我当奉持,如法修行”,就可以继续了。

法藏比丘在发无上正觉之心之前的闻佛说法,与发心后的闻佛说法是不一样的!前者重点在“解”,后者重点在“行”。前者心是散乱的,后者心是“一心”,是“至心”,是“一以贯之”。此经的重点在行门,也就是“行”。如果“解”不明,不透,“行”无所依,解行相应,事半功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