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心得2022.6.7
(2022-06-07 06:04:57)
标签:
读经心得 |
分类: 每日心得 |
“阿难: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难值难见。如优昙花,希有出现。汝今所问,多所饶益。阿难当知:如来正觉,其智难量。无有障碍。能于念顷,住无量亿劫。身及诸根,无有增减。所以者何?如来定慧,究畅无极。于一切法,而得最胜自在故。阿难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大家注意了:世尊接下来的“分别解说”,是在解说什么?我们往“分别解说”前面看,不就是要详细解说“如来”的定义吗?“如来”的定义,也是“如来”的真实义。
此经给“如来”下的定义:
一,如来的“体”是大悲。“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如来大悲的具体表现是“光阐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
二,如来的“相”是其智难量。“如来正觉,其智难量。无有障碍。能于念顷,住无量亿劫。身及诸根,无有增减”。
三,如来的“用”是得最胜自在。“如来定慧,究畅无极。于一切法,而得最胜自在故”。
万物皆有“体相用”,我们在分析事物的时候,用“体相用”来解释会更全面。通常凡夫遇到事物,都奔着“用”去了,比如“有钱能使鬼推磨”,如果不是为了“能使鬼推磨”,我们要那么多钱做什么!再比如“房子是用来住的”,如果不是为了能住,我们要房子干什么?能用是事物存在的本质。作为一个事物,如果“没用”了,就没有价值了,人也一样。
说完“用”,我们再说“相”。这个“相”指的就是事物的形象,不但包括物理的相(钱、房子、车子、道路等等),也包括意识的相(集体意识、风俗、主义,道德观念等等)。
最后说“体”,这个体就是“无尽”、“无量”,(也就是阿弥陀)。
“阿”表无,“弥陀”表量,“佛”表觉。阿弥陀佛就是无量觉。
无,如来大悲,光阐道教;
量,如来正觉,其智难量;
觉,如来定慧,最胜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