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心得2022.5.26
(2022-05-26 06:18:28)
标签:
读经心得 |
分类: 每日心得 |
“此诸菩萨,亦复如是”,是说参加无量寿经这一会的菩萨众也应该是如此修行,修一乘道。我这次解的与前几次都不一样。
“通诸法性,达众生相”,这是菩萨修持,首先要做的是“通诸法性”,也就是明心见性,见性之后再观照外面的境界相,皆是“心现识变”!也因此,我们要修心,而不是修身,修外面的境界相。我们会修心吗?当我们遇到问题,或者生烦恼心的时候,是外面的问题,还是这个“心”的问题?我们在外面遇到了问题,无论我们怎么想都没用,想法和看法都是虚妄,如是“观照”(这个难,需要有出离心,有真实智慧),如是“顺世间故”(敦伦尽分,踏踏实实做事,做老实人)即可!生活本身没有那么复杂,是我们的想法和看法太多、太复杂了。
再看《大经解》中是这么说的,《会疏》曰:菩萨有二智,能为一切修行本。何者为二:一谓如理智,能照诸法本性。不一不异,不生不灭,是名通诸法性。二谓如量智,能照众生殊相,迷悟凡圣各异。是名达众生相。故“通诸法性”是根本智,“达众生相”是差别智。
《大经解》这段文字,是不是很难懂?再难也要明白!我们当下的生活为什么那么难,那么苦?智慧不够就会觉得难,执着深重就会觉得苦。我们的智慧为什么不够?因为贪嗔痴的心放不下!我们的执着心为什么这么深重?因为把世间万法都看成“实有”,太认真了!
这个世界上最不靠谱的就是“情执”,“情执”是地狱的根。五年前,我“看”到自己的情执念头起,马上就会转移,不敢再去“碰”它,情执太苦了。现在,我再“看”到自己的情执念头起,不用转念,“观”情执的念头起,当下即空。无情之后,才能见“真情”。
“情执”是有条件的,真情是没有条件的,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那之后呢?“光阐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
若有人想跟着我享福,这个不靠谱,我没有什么能耐可以作大家的“救世主”。人啊,一切都是自作自受,请大家都自求多福吧。跟着我一起受持此经,闻佛说法,光阐道教,作阿弥陀佛的第一弟子,这个还比较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