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日心得2022.5.23

(2022-05-23 06:07:20)
标签:

读经心得

分类: 每日心得

“升灌顶阶”,灌顶有两种,一是结缘灌顶,二是受职灌顶。

受职管顶,于如法积行之士,传授秘法,而作灌顶。得灌顶已,堪受师位,于密法中作阿阇梨,是为受职(或传教)管顶。

说到这里,我联想到唐朝玄奘法师13岁考“度牒”的故事。考官看他年纪太小,本不符合报考条件,就问他为何明知不符合条件,还要参考,他的回答是:“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绍是继的意思)这就是佛门“大法器”!我们看看一千年前的中国就有这等人杰,佛法自然能在这片国土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我们13岁的时候,又都在想什么呢?在我的记忆中,那个时候,我最想当科学家,我先生说他最想当飞行员或者医生,我儿子说他最想做一个明白人。

孔子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授菩提记”,盖言佛为预说当来成佛之果,令行人识其当下自因之利。令知现在菩提之因,定得成佛之果,故云授记。经中“授菩提记”表与会大士均蒙授记,定当作佛。复指诸大士广为众生授记作佛。

这段话,读两三遍,都能明白什么意思。读明白还不够,还要学会对号入座。我们是“与会大士均蒙授记”呢?还是“诸大士广为众生授记作佛”中的“众生”呢?我们学佛,受持此经,就应当做到“明”,自知者“明”,自知者即能自度。知人者“智”,知人者才能度他。我们再看“明智”两个字,不就是自度度他吗。

“明智”的人,在世法中必定得大自在。我们有“明”、有“智”吗?“明智”是“观”起作用,“慧”是“照”起作用。大家有点感觉了吗?“行深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就是“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