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心得2022.5.14
(2022-05-14 06:14:31)
标签:
读经心得 |
分类: 每日心得 |
十六正士细解 《大经解》大开蓝色本 第55页
贤护,表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在我认为此处的贤护即是第四十六品中的立志发愿“作大守护”之人。“莫令众生沦堕五趣”,“令是法久住不灭”,这是贤护菩萨的存心。
善思惟,表正智明了,深信佛慧。在我认为到此处即是从“正智明了”(有相)入“深信佛慧”(无相)的转折点。从哪里转,从“一”上转。“惟”与“维”不同,“惟”指的就是一门深入,常时熏修,而后入佛法藏(微妙法),究竟彼岸。“惟”字,左边是竖心旁,表要从心入微妙法,右边是“隹”表鸟的尖嘴,在尖上,表心系一物,只能留一物,即是需于“万法归一”,“千钧一发”处入微妙法。既然是万法归一,就不能胡思乱想,要专一,一以贯之。老菩萨常说,“不‘一’不行”!
慧辩才,表明信佛慧,辩才无碍。在我认为佛法修行最胜之道即是二法,一、听经(闻佛说法);二、讲经(佛法实践)。“慧辩才”即是修讲经,在讲经的过程中“自见其意”,“去伪存真”。老法师常讲,讲经功德不可思议!
观无住,表经中“譬善幻师,现众异相,于彼法中,实无可得”。在我认为观无住即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如六祖在五祖坐下听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六祖彻悟。无住即是生心,生心即是无住。那么心如如不动呢?就比这个无住生心,生心无住的境界还要高。
神通华,表从神通力,集万行之德华,以自庄严,具足方便,成就众生。在我认为,达到“观无住”境界的人,才有可能做到“神通华”。故此处的神通华与阿罗汉之神通说的根本不是一回事,前者已经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而后者刚出六道轮回,尚未出十法界。
光英,表光明应发,又经中无量光、无边光,无碍光等,光中极尊,是光英义。在我认为,光即是表佛愿成就。我们如果仔细看第十二品经文,就能得出这样的答案。已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者,并不一定有大愿、宏愿,这个愿,还要在闻佛说法的过程中不断地“随缘发愿”。我们多读第四品到第七品经文,就能更深地体会到法藏是如何发愿、具足行愿的。

加载中…